热门资源 更多>
4 3、标志的设置位置与数量4 3、1、基于对于主要服务于行驶车辆的各类标志、一般情况下宜设置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右侧和车行道上方,但由于城市道路交通环境较为复杂。在受道路实际横断面条件限制情况下,如建筑等构筑物、绿化限制等.且又不适合门架式支撑结构、以及左出指引时,可设置在左侧中央分隔带上。在某些狭窄道路以及单向通行道路上.也可设置在道路左侧人行道的设施带部位。4。3。2,在选择交通标志的设置地点时,应考虑驾驶人的反应能力。车辆的运行速度、道路宽度等因素 以保证交通标志的信息具有足够的视认性,顺利和完整地向道路使用者传递信息、驾驶人在读取标识信息时要经过发现,认读 理解和行动等过程。在判读标志并采取相应行动的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行驶一定的距离 以路侧标志为例的识读过程。图8。图8,标志的识读过程.表4。3.2给出了警告标志前置距离的一般值,根据其原理和计算方法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中对部分标志的设置位置作出了规定。本规范交通标志各章节也提出了相应规定要求 对其他标志或因现场条件限制情况下的具体计算,可根据其原理并参照国家现行标准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标志设置位置、的条文说明中计算公式与方法进行,表4.3。2中的,条件A。即道路使用者有可能停车后通过警告地点 中对于速度为60km,h 100km、h快速路 也给出了各速度值的前置距离一般值,这主要考虑到以下情况.1.有的城市分期修建快速路时,近期仍暂时设有个别主线信号灯平面交叉口。2。在改建已有快速路时、在个别合流部位为控制流量设置主线交通信号灯,3 快速路终点与信号灯平面交叉口相交处 4 3 3、标志设置不能影响和妨碍交通安全和相互遮挡、间距不能太密 同一部位前后标志间的最小间距不能影响对后一个标志的视认距离.BS、如图9,图10中前一个标志如若设置于影响区内。将影响后一个标志的视认距离。图9.路侧柱式标志图10.道路上方标志.条文中一方面提出了标志设置过程中应避免的种种情况,以及不能满足时建议的调整方法。另一方面、在标志设置实施后。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也给出了道路交通标志法定地位.该法第二十八条指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占用、损毁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 交通标线,道路两侧及隔离带上种植的树木或者其他植物、设置的广告牌.管线等。应当与交通设施保持必要的距离,不得遮挡路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不得妨碍安全视距 不得影响通行,4 3,4.道路使用者.驾驶人。行驶中 在动态条件下需要对道路交通信息加以判读并作出决策.由于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往往较公路复杂.限制因素也多。故城市道路标志因客观实际需要并设情况较为普遍.已形成常态化设置方式,尽管如此.标志设置仍应符合标志的视认性要求。符合本条规定.1,因受标志瞬间视认性的限制、标志并设于同一支撑结构上时最多不应超过4个 根据道路使用者的认读习惯以及重要性,标志应按禁令 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排列,图11,图11,禁令与指示,禁令与警告标志并设 一些城市在同一支撑结构上标志设置数量超过了规定,特别是快速路,隧道入口等处标志设置往往较多。甚至有多达10余块的 布置方式上也不甚合理,造成信息过载,影响了标志的视认性,同时一些城市在并设标志的设置顺序上也未按规定顺序进行、如某城市在一个地区相近道路上既有将警告标志放在最左侧、也有将警告标志放在最右侧的.凡此种种标志设置上的不规范做法,都是需要研究和改进的,2 同类标志并设时、应按提示信息的重要程度先重后轻排列,如城市道路隧道入口处的禁令标志,根据危险程度通常顺序可为、限制高度标志、禁止运输危险品车辆驶入标志 限制速度标志等,3 停车让行标志。减速让行标志等属于平面交叉口通行权分配的标志,对这类标志应与交叉口指路等标志分开设置。单独设在平面交叉口处非常醒目位置。会车让行标志一般出现在道路通行比较困难路段。也是对通行权分配的标志.以使困难路段的过往车辆有序通行、因此这一标志也应单独设置 解除限制速度标志和解除禁止超车标志,是对前面正在执行的对应禁令标志的一种否定.即结束前面对应标志的禁令.传递这种信息也应单独设置,但受条件限制无法单独设置而需要并设其他标志时,同一支撑结构上最多不应超过2个.4,指路标志和分向行驶车道标志宜做前后分开设置,但有的城市或因设置习惯、或因道路平面交叉口间距较近、多有将两标志并设的做法,或将其做成一块版面的也有。有的还在分向行驶车道标志下方辅以文字说明等 这均是可行的,条文中强调的是左。右顺序应按本条规定执行.图12 图12 分向行驶车道指示标志与指路标志左右并设4.3。6.条文中提出的是在满足道路建筑限界最小净空基础上、标志板及支撑结构边缘竖向及横向的净空要求。图13。图13、标志及支撑结构边缘距车行道路面边缘的最小侧向安全距离 1、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004年5月1日实施 中规定.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半挂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4米 载运集装箱的车辆不得超过4.2米 根据相关调研资料以及现行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载及质量限值 GB。1589规定、大多数机动车辆的高度不超过4,0m 一些特种车辆总高超过4,0m,如双层公交车辆,集装箱的车高限制值为4,2m 消防车个别车高略超4m,但也不超过4、2m。总高在3,0m以下的车辆大约占50 北京.上海等城市已达到90。以上,目前国家现行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按车辆种类规定道路最小净高标准,见本规范条文说明表2、根据上述情况.考虑到下列因素,认为一般情况下机动车道按道路等级分类来确定其最小净高。更合适些.1 各级道路都有城市救灾,抢险车辆通行需求 即使总高在3、0m以下的车辆占绝大多数的大中型城市。这一城市的安全保障通道更为重要、2、快速路,主干路行驶速度较高,行驶中竖向安全距离相对要高,其道路的重要性也要高些。3、支撑结构增加的费用相对于工程投资很有限。4、对标志设置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中.可操作性更强 对悬臂或门架式标志 考虑到标志构件的施工误差、标志门架和横梁变形下垂。路面加罩升高。积雪等因素.标志下缘的道路净高可适当增加.应注意的是.有些城市提出过高的净高设计要求也是不适当的.如5。5m、6,0m以上 净高过高的标志也会因标志入射角的增大影响到标志的视认性、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在一些相对封闭区域的路网。多有超高车辆进行内部运输的港区。矿山等内部道路、又如经常通行某种特殊超高车辆或专用道路时,道路净空高度应按实际通行车辆考虑,同样,如果某一路段的沿线桥梁下,隧道内等结构物跨越的道路均为小型车道路最小净高控制时,如3 5m 该道路标志最小净高也应按小型车道路最小净高考虑.2。各类标志在横向上.任何部位也不应侵入道路建筑限界内。目前在交通标志设置中,对道路建筑限界的最小净高一般都能较好地执行标准.但在道路两侧的,安全带.即最小侧向安全距离标准执行上 有些城市往往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至于标志、包括支撑结构 侵入限界情况时有发生、设置中较容易发生侵入限界情况主要有 路侧柱式标志 包括附着式标志。的版面部位,断面狭窄的分隔栏与分隔墩上设置的标志版面部位,以及高架道路,桥梁结构路段标志门架位于中央分隔带.混凝土护栏,的支撑结构等、这些现象均构成了不安全因素,其原因主要与工程总体设计时因各种原因而考虑不周,运行后道路的标志设置中执行标准意识不严。以及费用投资等因素有关 3,条文中提出、当设置在小型车比例较大的道路时,标志板下缘距路面的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小,但不宜小于120cm、主要考虑其与小型车的视高相符 并也高于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弯道内侧及交叉口三角形范围内,不得种植高于最外侧机动车车道中线处路面标高1m的树木.的规定要求,4,3,7,标志的安装角度是指标志板面与道路中心线垂线的夹角.当标志设置在曲线路段时.是指标志板面与道路曲线半径方向的夹角、路侧标志安装时,为避免标志板面对驾驶员的眩光,应与道路中心线垂直或平面旋转一定角度.禁令和指示标志为0。10,特殊情况下可增大、但最大不应超过45,指路和警告标志0,10、采用悬臂、门架或附着式支撑结构时.标志板面应与道路行车方向垂直,并且板面宜前倾0,15、应注意的是 附着式标志安装在与道路斜交的构筑物时,如桥梁 人行天桥等。应通过安装配件调整使标志板与道路中心线垂直或形成前倾角度.在积雪地区,为防止雪花在标志板面上粘积。标志板宜做前倾布置,国内有关标志旋转角度对视认性影响的研究中.通过对行车灯光对标志的入射角和驾驶员对标志的观察角 以及反光膜不同观察角的逆反射系数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认为标志安装时适当偏转角度可增加标志的视认性,路侧标志偏转5,时可获得最佳的视认效果.门架上标志前倾5。时能显著提高标志所在车道车辆的视认性 获得最佳的视认效果 适度提高两侧车道上车辆的视认性、4 3、8、长度大于500m的隧道是指中等长度及以上的隧道 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隧道长度分类见表5。表5。隧道长度分类、智能交通信息包括交通管理信息 交通安全告示。前方路况,事故或临时作业等 需要在路段上实时发布这些信息时、应采用文字,图形可变信息标志.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