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拱肋稳定计算5。3 1、拱作为以受压为主的结构、需要进行稳定计算.拱的稳定问题按失稳方向可分为面内失稳与面外.空间 失稳,按失稳类型可分为极值点失稳和分支点失稳、钢管混凝土拱的面内稳定以极值点失稳为主,本规范中将其等效成钢管混凝土梁柱进行整体稳定承载力的计算,本节中其他条文都是有关这一计算的规定.对于空间失稳,由于拱所受的面外荷载较小而面内荷载较大、因此其失稳类型更接近于分支点失稳、本条文主要是针对空间稳定的计算.分支点失稳可以通过特征值求解求得、当考虑材料为线弹性时,称之为弹性稳定问题 由于弹性失稳没有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大变形问题.为结构真实稳定承载力的上限、因此要求有较大的稳定系数,弹性失稳的荷载与设计荷载之比值,本规范参考国内外大量的规范与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研究结果 规定弹性稳定系数不应小于4 0,特大跨径的钢管混凝土拱.材料非线性或几何大变形或双重非线性对结构的整体稳定影响较大.一般还应进行考虑非线性的极值点稳定计算,5、3,2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拱肋的面内整体稳定承载力可将其等效成梁柱进行计算,5、3,3,5.3.4。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稳定承载力采用了偏心率折减系数与稳定系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较为简单。便于工程应用 5,3、5。5 3,10,钢管混凝土柱稳定系数计算方法。将钢管混凝土单圆管,哑铃形和格构柱的稳定系数统一起来。通过相对长细比对三种截面形式的钢管混凝土柱均考虑了材料对稳定系数的影响.对于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换算长细比采用了将有关系数相乘的形式、使之更加合理 5.3、11、本条参考现行行业标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DL,T,5085,1999第6.2,6条制订.根据本规范编制组的统计,按0、36拱轴线弧长折减计算长度,一般情况下单圆管,哑铃形和桁拱的名义长细比范围分别为60,120.40 90和40,90,因此 徐变影响折减系数中构件名义长细比的范围应为40,120、而现行行业标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DL。T.5085、1999第6。2,6条的应用范围为50.120 分析表明.将其外推至长细比为40的情况是可行的.所以、本规范表5,3,11中名义长细比的应用范围取为40。120。5 3 12。钢管混凝土拱肋的施工顺序是先安装空钢管拱肋,然后再向管内浇注混凝土,在管内混凝土形成强度之前,钢管拱肋要承受自重与管内混凝土的自重荷载、因此在钢管与混凝土作为组合结构共同承受荷载之前,空钢管中已产生了初应力和初应变,这就是钢管混凝土拱桥中拱肋钢管的初应力问题、简称初应力问题,研究表明。钢管的初应力和初应变缩短了钢管混凝土的弹性阶段,使其提前进入弹塑性阶段,对稳定极限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而对截面强度影响较小.所以,本规范在拱肋结构整体稳定计算中考虑了初应力的影响、而在拱肋强度计算中没有考虑此影响、钢管混凝土拱肋中的初应力随截面的变化而变化。拱肋等效成钢管混凝土梁柱计算时 由于其内力是取1,4跨截面处的内力.所以初应力应取1。4跨截面处的初应力、有弯矩荷载时 同一截面中不同点的初应力值也不同,取平均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