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块体和砂浆的耐久性评估E.2 1.对砖砌体结构而言 风化作用主要分为以下两类.一是物理风化,包括冻胀 盐化结晶膨胀、二是化学风化。氧化。水解,碳酸化,水化.溶解,当前国内外关于砌体结构耐久性的研究甚少,少量文献多集中于砌体风化机理或古砌体建筑保护的研究,砌体结构耐久性退化规律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根据西安、长沙 重庆等地进行的近百栋砌体房屋调查资料表明 砌体的风化 冻融损伤与环境湿度。是否频繁浸水有很大关系 无论是物理风化或化学风化都需要水的参与。同时由于块体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材料的密实性、渗透性 砌体的耐久年限与块体的强度等级之间也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对烧结黏土砖砌体.一般室外环境砖强度等级为MU7 5时 耐久年限可在30年以上,而MU15 MU20时。耐久年限可在60年以上,有的甚至在百年以上,本条基于工程调查和工程经验并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关于潮湿环境下块体及砂浆最低强度要求 给出了满足50年使用年限的块体及砂浆的最低强度要求,表E、2,1。工程经验表明,砌体构件经过多年使用后、在环境作用下一般均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块体风化 砂浆粉化或冻融地区的冻融损伤,本条依据已使用年限的不同给出了相应不同剩余耐久年限评估值。E,2。2,E 2。3,考虑到构件所处局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块体.砂浆高离散性,环境作用等级或材料强度等级判定均可能有一定误差 本条依据工程经验给出了按耐久性损伤状况评定剩余耐久年限,与第E,2.1条配套使用、可进一步提高耐久性评估的科学性。块体与砂浆的风化 粉化或冻融损伤。即使是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由于块体或砂浆抗风化,粉化能力不同或块体饱水率。密实性不同,损伤状况也有很大区别 损伤轻微时、损伤首先出现在抗风化。抗冻融薄弱的块体上,在墙面上仅有少量分散分布的块体表层风化或表层冻融剥落、中度损伤则在环境作用下产生较大范围、成片的块体风化或冻融,风化深度、冻融剥落深度多数限于块体表层 但少量块体已分别接近20mm或15mm,直至重度损伤,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接受的限值 E,2,4,当块体或砂浆强度等级低于表E.2.1一个强度等级时.其耐久性能变差.相应减小了耐久年限 本条依据工程经验给出了减小建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