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波浪爬高计算C 3、1 本条规定适用于单坡的波浪爬高计算 在m、1。5。5 0范围,采用莆田试验站方法、该法在土坝及堤防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在m。1,0范围,表C。3,1,4、中的R0值是根据国内外现有规范给出的、由于堤坡较陡时,波陡的影响较小,略去波陡的影响.在1.0、m 1。5范围.可按内插法确定,这样可使两种方法衔接。计算爬高原采用的糙率及渗透系数K.大都源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比尺规则波试验成果、近十多年来,根据国外一些大比尺的不规则波试验结果.有些K、值稍有增大、本次修订也做了一些调整、关于波浪爬高统计分布采用了韦伯分布,其分布参数是根据莆田试验站实测资料确定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室内不规则波试验也证实爬高分布可采用韦伯分布.对不允许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率取2。的规定、系参考了国外、荷兰等西欧国家 和国内浙江等省的有关规定选取的 考虑到堤防顶高程确定时还有安全加高值 因此可认为在此情况下不会有整片爬升水流越堤的.但应注意到在风的作用下,仍会有飞溅水体越过。对按允许越浪设计的堤防.需按越浪量的大小采取相应防护措施,除前坡防护外 对堤顶和后坡亦需加以防护,设置排水沟等 C,3。2。复式斜坡堤防的波浪爬高计算,过去国内常采用培什金法。向金法,塞维尔假想斜坡试算方法.但前两种方法使用条件有较多限制、而塞维尔方法又需通过逐次逼近 使用不方便、本附录的计算方法是基于室内规则波试验得出的.并有一些现场资料及不规则波试验资料验证,计算比较方便、且已在一些沿海省区制定的海堤规程中应用.条文中注明的适用条件、是根据试验参数变化范围并结合近年来一些验算结果重新拟定的.C.3 3。根据现场观测和室内试验,斜向波作用的爬高一般较正向波作用的爬高小.因此需对正向波的计算结果加以修正,附录表C.3、3的修正系数.是夏依坦根据现场资料给出的、近年来国外一些不规则波试验结果表明,有时小角度来波的越浪量大于正向来波的越浪量、因而对β。15 取修正系数Kβ、1、即不进行斜向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