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B、设计潮位计算B 0。1,海岸 河口地区堤防工程的设计潮位,过去由于资料较少,常采用历史最高潮位作为设计潮位.但各地的历史最高潮位所相应的重现期出入较大,作为统一标准不能体现工程的等级 是不合适的,频率分析确定设计潮位的方法。目前在沿海堤防设计中已普遍采用,一些省 区已纳入地方的海堤设计规程 本规范也规定此法、关于潮位资料的最短年限。是参考国内有关规范及考虑现有实际情况拟定的,根据对国内6个长期验潮站 50年以上 的潮位资料验证比较、采用20年潮位资料与采用长期全系列资料推算重现期50年的高潮位,两者相差在0,2m以内,B。0,2,本条对频率分析的线型做了规定,潮位频率分析采用的线型。目前一般采用极值。型分布或P 型分布。据验证,海岸港口潮位资料一般以极值,型适线较好.但对感潮河段潮位资料的验证.一般以P,型拟合较好、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影响沿海潮汐的因素复杂、各地潮汐情况差别较大,每种线型也都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经过分析论证。也可以采用适合当地情况的线型,B 0 3.B.0。5,条文中给出频率分析方法和相应公式。仅列出了极值。型分布律的数表。P.型分布的频率表因篇幅过多未予列入、可在一般水文手册中查到.考虑历史上出现的特高潮位对频率分析结果的影响甚大 特高潮位的考证期。序位的不确定度比实测潮位资料大 因而对特高潮位值,考证期及其序位应予分析论证,在适线调整,参数计算时应慎重对待。以便提高频率分析的精度,经验频率计算采用了常用的期望值公式,B 0 6。对缺乏长期潮位资料的情况。如果邻近地点有长期潮汐资料,且潮汐性质相似.包括风暴潮增减水影响,受河流径流影响等。则可采用相关分析方法推算工程地点的设计潮位.但需有适当的论证 B,0。7。对风暴潮影响严重地区的3级及以上堤防。除了本附录规定的频率分析方法确定设计潮位外,需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比较论证.以确定堤防的设计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