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软弱堤基处理6 2.1.软弱堤基处理应研究软黏土。湿陷性黄土,易液化土,膨胀土。泥炭土和分散性黏土等软弱堤基的物理力学特性和渗透性,并应分析其对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6,2、2。堤基中浅埋的薄层软黏土宜挖除.当厚度较大难以挖除或挖除不经济时.可采用铺垫透水材料加速排水和扩散应力。在堤脚外设置压载。打排水井或塑料排水带 放缓堤坡.控制施工加荷速率等方法进行处理 垫层、排水井等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确定、6,2、3。当软黏土堤基采用铺垫透水材料加速排水固结时。其透水材料可使用砂砾,碎石。土工织物、也可结合使用。在防渗体部位应避免造成渗流通道,6.2 4。在软黏土堤基上采用连续施工法修筑堤防,当填筑高度达到或超过软土堤基所能承载的高度时.可在堤脚外设置压载.一级压载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两级压载。压载的高度和宽度应由稳定计算确定、6 2。5,软黏土堤基可采用排水砂井和塑料排水带等加速固结、排水井应与透水垫层结合使用。在软黏土层下有承压水并危及堤防安全时。应避免排水井穿透软黏土层、6。2。6 在软黏土地基上筑堤,可采用控制填土速率的方法。填土速率和间歇时间应通过计算、试验或结合类似工程分析确定,6 2 7、在软黏土地基上修筑重要的堤防、可采用振冲法或搅拌桩等方法加固堤基,6 2.8 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修筑堤防.可采用预先浸水法或表面重锤夯实法处理。在强湿陷性黄土地基上修建较高或重要的堤防 应专门研究处理措施 6、2,9,对于必须处理的可液化土层,当挖除有困难或挖除不经济时、可采取人工加密的措施处理 对于浅层的可液化土层.可采用表面振动压密等措施处理、对于深层的可液化土层,可采用振冲.强夯,围封,设置砂石桩加强堤基排水等方法处理.6,2.10。泥炭土无法避开且又不可能挖除时 应根据泥炭土的压缩性采取碎石桩、填石强夯等相应的措施 有条件时,应进行室内试验和试验性填筑、6 2,11。膨胀土堤基、在查清膨胀土性质和分布范围的基础上、必要时应采用挖除 表层防护等方法处理。6,2 12.分散性黏土堤基。在堤身防渗体以下部分应掺入石灰、石灰掺量应根据土质情况由试验确定。其重量比可采用2,4.均质土堤处理深度可采用0、2m。0,3m.心墙或斜墙土石堤在防渗体下处理深度可采用1、0m,1,2m。在防渗体下游部位可采用满足保护分散性黏土要求的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