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2 抗滑和抗倾稳定计算9、2、1,堤防的堤线很长、应根据不同堤段的断面形式。高度及地质情况.结合渗流计算需要,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进行分析,对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或险工段。其计算断面可以适当地加密、如黄河大堤荆隆宫堤段加固初步设计中.堤线长为3、0km,历史上先后九次决口。堤身下形成老口门.填土混杂、设计中选取了6个断面进行稳定计算 9 2 2 堤防抗滑稳定设计条件应根据其所处的工作状况和作用力的性质分为正常运用条件和非常运用条件.其中非常运用条件分两种情况.施工期和多年平均水位遭遇地震 原规范非常运用条件的两种工况采用一个安全系数,由于地震荷载大,一般情况下堤坡的稳定安全均由地震情况控制 施工期情况不控制。这是不合理的,本次修订将施工期情况列为非常运用条件,多年平均水位遭遇地震列为非常运用条件,并分别列出两种非常运用条件的安全系数 9 2 3 我国的堤防工程堤坡普遍采用草皮护坡 不设排水设备。雨水可以渗入堤身土体内、当汛期江河发生洪水时、有可能遭遇长期降雨、在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对填土渗透系数较大,k.1 10.4cm.s 的堤身、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的土层较厚。甚至使浸润线抬高时 应验算堤坡的稳定性 9。2 4,原规范推荐采用瑞典圆弧法 本规范在瑞典圆孤法的基础上。又推荐了简化毕肖普法,详细说明见条文说明第2,2。3条、9、2 5,确定土的抗剪强度的方法有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两种。本规范将两种方法并列 对于重要的堤防宜采用有效应力法 但采用有效应力法必须计算或测量出土体中有关部位的孔隙压力、并要求用三轴仪进行试验 目前能进行三轴仪试验的单位尚不普遍,据调查了解。多数工程堤坡稳定分析时。采用总应力法 抗剪强度是由直剪仪进行固结快剪或快剪得出的。由于这种试验方法与分析方法比较简单。故应用较广、用总应力法计算堤坡稳定的关键是正确选择最能反映现场条件的试验方法,以期得到符合实际的结果,选择的依据为、1,土体或地基的排水条件 包括土的渗透性.弱透水土层厚薄情况,以及边界条件 2。加荷前土体的固结完成情况。3,施工加荷速度,当地基为饱和黏性土时、因其透水性差 固结速度慢、而堤身填土施工期较短、一般为一枯水季完成、在进行稳定分析时.宜采用直剪仪的快剪 或三轴仪不排水剪,当堤身已建成多年。又要在其上加高培厚,在验算地震期或水位降落时的堤坡稳定时。可采用直剪仪固结快剪或三轴仪固结不排水剪强度指标,9、2、9,根据调查资料.结合其他水工建筑物实际运行情况 本条规定控制防洪墙基底最大压应力应小于地基的允许承载力.且基底压力的不均匀系数不应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