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2 对微生物气溶胶局部泄漏扩散的抑制能力评价F.2、1.仪器设备和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除不需要套筒.但需要Φ90培养皿分层布置框架,图F。2.1所示.外,其他设备和材料与第F 1,1条相同,F,2 2.漏泄扩散抑制能力可按以下方法评价 在洁净室内的要求地点,可任意选定或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 用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人工发菌、进行洁净室对微生物气溶胶局部泄漏扩散的两类抑制能力的评价、1.抑制微生物污染扩散有效高度及有效区域的评价 利用沉降菌法,将Φ90培养皿按不同垂直高度在室内分层均匀布置 如分3层0。8m,1。2m,1,5m。每层对角线5点布置。2、自净时间的评价,利用浮游菌法进行评价,每隔一段时间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进行采样.采样地点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固定区域、如在1、5m左右的呼吸带区域 观察洁净室内微生物污染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对洁净室抑制微生物气溶胶局部泄漏扩散的能力作出评价,F,2。3。泄漏扩散抑制能力可按以下步骤评价,1,制定方案。明确评价任务、制定详细的评价方案。包括确定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所需的菌液浓度 洁净压缩空气流量.气溶胶发生时间周期,即确定模拟的微生物气溶胶泄漏扩散是瞬时发生还是持续发生、发生周期为多长,确定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间隔 每次采样的采样周期 采样次数等,2,实验准备应符合第F,1.3条的要求 3,发生微生物气溶胶,将培育好的高浓度微生物溶液,利用生理盐水按10倍稀释法逐次稀释至需要的低浓度、然后由吸管量取一定容积的低浓度微生物溶液至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溶液瓶.由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在洁净室内的要求地点将微生物溶液雾化发生微生物气溶胶,气溶胶发生时间周期按预先制定的评价方案执行.4,采样、在洁净室内的要求地点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进行浮游菌法采样或用Φ90培养皿进行沉降菌法采样,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间隔。采样周期、采样次数按预先制定的评价方案执行。5,培养应符合第F.1。3条的要求 6 计数应符合第F.1,3条的要求。7 对微生物气溶胶局部泄漏扩散的抑制能力评价,1,沉降菌法.由步骤6得出的每层高度下的每个采样点的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可对抑制微生物污染扩散有效高度及有效区域作出评价,2.浮游菌法.由步骤6得出的每个采样时刻的洁净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可作出一条曲线、直观地反映出洁净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求出自净时间.8,消毒灭菌应符合第F,1,3条的要求,F。2,4,评价应符合第F,1。4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