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F。洁净室生物学评价方法F 1、回。排风高效过滤风口微生物透过率F 1.1,仪器设备和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 仪器设备,Φ90玻璃平皿,或塑料平皿、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固体撞击式采样器。离心式采样器,液体冲击式采样器等均可使用.常用的为安德逊、Andersen 采样器,隶属于固体撞击式采样器.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由气泵,油水分离器,流量计、高效过滤器,喷雾器 缓冲瓶等组成,各种玻璃移液管,吸管.试管、容器瓶等。计时器,如秒表。恒温培养箱,洁净工作台、高压蒸汽消毒锅,2、材料、胰蛋白酶大豆琼脂培养基、生理盐水。75,酒精。菌种。宜选用毒性小或没有毒性,且便于区别大气杂菌的特定菌种。常用的有枯草芽孢杆菌,黏质沙雷氏菌,大肠噬菌体等 采样介质可选用硅酮类。石油胨类 醇类 糖类 纤维素类.蛋白类.混合类,组织培养液等 套筒.测定回,排风高效过滤风口时需要使用。罩住整个入口,使检漏范围包括边框。长度应使通过气流时间为0。5s,1s,见图F,1 1,F,1.2。透过率应按以下方法评价、在回 排风高效过滤风口进风端加设套筒。在套筒口部发生微生物气溶胶,在过滤器出风面用浮游菌法采样。由回 排风高效过滤风口前后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可计算得出微生物透过率,F,1,3.检测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1,制定方案 明确评价任务.制定详细的评价方案 包括确定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所需的菌液浓度 洁净压缩空气流量.确定在回 排风高效过滤风口出风端的微生物采样周期、采样次数等.一般可根据回、排风高效过滤风口的尘埃颗粒物过滤效率进行计算.2、实验准备,根据预先制定的评价方案,准备所需材料,仪器设备。制作采样培养皿 一般而言。采样细菌用营养琼脂培养基 采集真菌用沙氏或真菌选择培养基、采样病毒用根据病毒特性配制的采样介质,3 发生微生物气溶胶,将培育好的高浓度微生物溶液 一般为、108,1010,cfu.mL、利用生理盐水按10倍稀释法逐次稀释至需要的低浓度,步骤1确定的浓度.然后由移液管.吸管量取一定容积的低浓度微生物溶液至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溶液瓶。由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在回、排风高效过滤风口的进风端将微生物溶液雾化发生微生物气溶胶。4.采样,对于回 排风高效过滤风口,可在其后的出风管道中采样、离排风高效过滤风门的距离根据实际工程而定,原则上出风后有所混合、能近则好.采样点沿风管宽度方向均匀布置3点,采样周期,采样次数按预先制定的评价方案执行,采样过程中,不能中断微生物气溶胶的发生,采样结束后才能停止发生微生物气溶胶 此后喷雾器中必须尚存不少于一半的微生物溶液 且需对剩余菌液活性进行涂布法验证.以修正菌液浓度,5、培养,将采好的平皿立即盖上盖,细菌类在,35,37,培养,1,2。d,结核菌培养3周 真菌在28.培养3d,上述培养时间可根据所采样微生物特性而适当调整,培养的过程中应定期观察培养箱内菌落的生长情况,避免培养箱内干燥菌落不生长或培养皿内菌落过多充分生长汇合等情况的发生,6、计数,可以目测,电子显微镜 菌落计数器等对采集到且培养好的菌落进行计数。当采到的菌落很多时,在它们未生长汇合前。用显微镜及早观察.将平皿划成许多相等的部分抽出一部分数菌。然后乘以所划份数,即可得出每皿总菌数.计数完毕后。可根据式,F。1.3、1.计算浓度,8、消毒灭菌。实验结束后.需对剩余菌液以及所用各种仪器。设备,平皿等进行消毒灭菌,酒精擦洗处理,F.1,4,在进行洁净室生物学评价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正式试验前,应进行预备试验。并对各种仪器进行调试和标定,2、应进行阳性对照试验。3,应进行阴性对照试验 4.应在阳性试验中长菌 阴性试验组不长菌.5、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实验人员的安全防护,实验结束后应做好各种仪器、设备,衣物等的消毒灭菌处理.6。试验结束后,需对微生物气溶胶发生器内的剩余菌液活性进行涂布法验证,修正式 F,1 3、3。中的菌液浓度。7、采样周期应设计合理.当确定采样周期存在一定困难时。宜增加采样次数 每次采样使用不同的采样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