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总平面布置5、1、一般规定5,1,1.本条为原规范第4.1。1条的补充修订条文 考虑到工业企业的厂区远期发展对厂区总平面布置的影响较大、故在原条文中增加了,厂区发展,的内容。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首先要考虑企业的性质 不同性质的企业。生产特点不同,因而对总平面布置除有其共性要求外,尚有各自的特殊要求、例如,精密仪表企业要求有洁净的生产环境 爆破器材加工企业有严格的防火 防爆要求、钢铁企业由于运输量大,且有炽热物料运输.因此在运输方面有特殊要求。只有充分考虑其特性和要求。才能作出经济合理的总平面布置、企业的规模不同.生产设施的组成和生产能力也就不同、因而也直接影响总平面的布置,如大型钢铁厂的炼铁车间。多配置2500m3以上的高炉,其生产特点是产量高.出铁次数多.铁水运输作业繁忙。故其总平面多采用岛式布置。而中.小型钢铁厂炼铁车间的情况则相反 其总平面布置多采用一列式,生产流程是否顺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如果流程不顺.就会延长生产作业线、甚至物流交叉,干扰.导致增加能源和人力。物力的消耗 增加不安全因素 降低劳动生产率等弊端。我国有些老企业、总平面布置不符合生产流程 存在上述弊端.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总平面布置与厂内外运输设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统筹考虑,使厂外原料,燃料的运输,成品的运出流向与各生产车间的生产流程相一致。避免物料往返。迂回 折角运输 这对运输量较大的企业尤为重要 如某钢铁公司矿石主要运输方向与厂内生产流程相反,致使矿石运输穿过厂区,增加了运输成本.总平面布置还应考虑企业的建设顺序和远期发展。以满足生产、建设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总平面布置应符合防火.安全 卫生.检修和施工等规定的要求,并为企业的正常、安全生产创造必要的条件、综上所述,总平面布置应根据本条规定的诸因素。因地制宜地结合具体自然条件 统筹安排布置各项设施。并经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方能求得较优方案 5,1 2,本条是原规范第4 1,2条的补充修订条文.为了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保护 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条文中增加了、总平面布置应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内容 我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工业建设用地应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及所属行业国家有关用地控制指标要求的规定,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及所属行业国家有关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解释见第3,0 9条的条文说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中还要求,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原则上不单独供地。本条总结多年的设计和生产实践经验。对节约集约用地作了4款规定,具体说明如下 1.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集中,联合,多层布置.减少了分开布置的间距和占地面积、是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途径,且可减少运输环节、为采用连续运输创造条件 为此。在国内外近年新建的企业中已广泛采用、但其前提是符合生产工艺流程.操作要求和使用功能要求 否则会顾此失彼,造成不良后果,2.按功能划分街区、使同一功能系统的各项设施布置在一个街区内,不仅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且便于生产管理,通道宽度的宽窄对厂区占地影响颇大.如山东某厂主要通道宽度达100m 如能压缩至90m、则可节约用地50亩,故应合理地确定通道宽度、使其适度 3,厂区,街区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形规整、避免局部凸出或凹进,以避免或减少厂区,街区形成零碎不便利用的场地、从而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4,街区内的各项设施紧凑合理布置、不仅对节约集约用地大有好处。且可缩短工程管线长度.减少工程费用 5、1 3,本条是原规范第4,1,3条的补充修订条文、妥善地处理企业近。远期工程关系、合理地预留发展用地、是总平面布置的一项重要任务,处理不好 会制约企业发展,或破坏合理的总平面布置、或浪费土地 增加基建工程费用,影响经营效果。为此.本条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作了3款规定 具体说明如下,1.分期建设的企业系指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明确规定的分期建设项目.其总平面布置应全面考虑。统筹安排,为使近期工程能以较少的投资和用地尽快地建成投产。取得经济效益,故近期工程项目应集中紧凑布置。并在布置上与远期工程相协调 为远期工程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避免近期工程生产与远期工程建设相互干扰.2。远期工程的预留用地在厂区外。不仅有利于达到上述目的。并可避免多占或早占土地,且在今后土地使用上有灵活性.如原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就是按这一要求布置的,近几年新建的曹妃甸京唐钢铁基地也是按照这一原则布置建设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规定近、远期工程相隔期很短,或在生产工艺上要求紧密相连时,远期工程方可预留在厂区内,因为不这样,不仅会浪费基建投资,也会给生产上带来无法克服的后患,如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符合上述要求。二期工程就是预留在厂内的。为了使预留发展用地直接用于远期发展建设而不为它用.避免不必要的拆迁。影响正常使用.故不应在其用地范围内修建影响发展的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3。第3款为补充款,在预留用地时应全面考虑,以往的总平面设计中有时仅仅考虑主要生产系统用地的预留,而容易忽视了其他发展用地的预留、如辅助生产设施,公用设施。交通运输设施 仓储设施和管线设施等发展用地,在改,扩建总平面布置中许多时候受到这些非主要因素的限制、导致企业改,扩建难于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补充此款。5,1,4,本条是原规范第4,1,4条的修订条文 厂区通道宽度关系到企业总平面布置是否紧凑合理.对厂区用地影响甚大 通道过宽,不仅浪费土地。而且会增加运输线路和工程管线长度。提高运输费用,过窄则不能满足有关工程设施布置的技术要求 难以保证安全生产 或给生产作业造成不便、由于企业类别繁多.生产规模大小不一,各具特点 因此。对于通道宽度的要求不能强求一致 故本条对通道宽度未作定量的规定,设计时,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按本条规定的7款要求,合理确定。5,1 5 本条是原规范第4,1,5条的修订条文,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合理地布置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 不仅可以减少基建工程量,节约工程费用 而且对保证工程质量和企业正常生产大有处,如某化工厂位于丘陵地带、一高层建筑物布置在填土较厚的地段。工程地质条件差.在施工中由于基础处理困难。不得不改移建设地点,山区 丘陵地带.场地坡度大 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平行等高线布置 既可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又可避免产生不均匀下沉造成的危害、场地坡度大。竖向设计多采用台阶布置形式。总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台阶间的高差,为物料采用管道自流输送、半壁料仓。滑坡式高站台。低货位等装卸设施创造有利条件 以减少工程费用,节约能耗 提高经济效益.5 1、6 本条是原规范第4 1 6条 建筑物的朝向。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职工的身心健康,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为此 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第5,3.1条明确规定、厂房建筑方位应能使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对高温,热加工,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尤应防止西晒,为其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我国某钢铁公司车轮轮箍厂。由于受到地形条件限制 主厂房纵轴呈东西向布置 受到西晒影响 车间温度增高.不得不将厂房西侧墙壁做成大面积百叶窗。但效果仍不理想、5.1,7。本条是原规范第4 1,7条的修订条文,有害性气体 烟.雾、粉尘和强烈振动,高噪声对人员和生产设备以及产品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同时还会对周围环境和人身造成严重危害。补充本条文是考虑到生产有害物品的工厂 当发生事故有物质泄漏时。对人身,安全,环境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总平面布置应根据工厂的生产性质。合理布置。避免由于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有害物品的泄漏,对周边生态环境和人身造成危害 如我国某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致使苯.苯胺 硝基苯、二甲苯等主要污染物流入松花江,其污染物浓度指标严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造成水质严重污染 致使周边城市停水数天,严重影响城市正常生活秩序。危害生态安全 5,1,8 本条是原规范第4,1,8条的补充修订条文,合理地组织人流和货流.避免交叉干扰,使物料沿着短捷的路径.顺畅地输送到各生产部位、是确保安全生产所必需,也是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条件 为此,总平面布置应使各项设施的位置符合上述要求、5,1,9,本条是原规范第4,1,9条的修订条文 以往在总平面设计中.对各项设施平面布置的合理性已充分重视 这是必要的、但相对而言。对建筑群体的平面布局与空间景观的协调,并结合绿化、提高环境质量注意不够,缺乏艺术构思和现代企业的建设特点。为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改善劳动条件。激发劳动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故作本条规定 5 1 10,本条是修订的新增条文.本条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414等规范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