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交通运输4,3,1、本条是原规范第3,3。1条的修订条文,本条规定了工业企业交通运输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应与企业所在地国家或地方交通运输规划相协调 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的规划应符合工业企业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应满足生产对运输的要求。由于大,中型企业运量大,对所在地区的运输影响大,只有与城镇和地区运输规划统一考虑,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在有条件的地区 可实行运输专业化,社会化.结合企业生产的需要和当地交通现状.交通运输规划还可兼顾地方客货运输、方便职工通勤需要 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这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某企业的交通运输公司除完成该公司生产物料运输任务.职工上下班通勤服务外,还为武汉市青山区的许多家企业承担运输服务、其客运汽车通勤承担了市内大量人员的交通运输任务。过去有的企业自管的准轨铁路除完成企业物资材料的输送、职工上下班通勤服务外,还兼顾地方的铁路客货运任务 但是。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考虑客流,成本,安全等因素铁路客运的功能取消了。4,3.2,本条是原规范第3、3,2条,工业企业外部运输方式有水运 铁路.道路、带式输送机 管道.索道等 各种运输方式有其适用范围,对地形。地质、气象条件也有不同的要求和适应性.企业外部运输方式的选择涉及诸多因素 一定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取经济合理的方案.4 3、3.本条是原规范第3,3 3条.本条规定了工业企业铁路接轨点的基本要求。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中的规定制定的 4。3 4 本条是原规范第3,3。4条的修订条文。本条规定是总结实践经验提出的。为了节约基建投资 节约集约用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企业的交接站 场,企业站应充分利用路网站场的能力.避免重复设站.如我国火力发电厂 多数采用了货物交接 运输由路网铁路局统一管理 节约了基建投资.4.3,5,本条是原规范第3。3、5条的修订条文,工业企业的厂外道路是城镇道路网和地区道路网的组成部分,因此,应符合城乡规划或所在地区道路网的规划,为了节约基建投资,节约集约用地。充分发挥城市或地区现有道路的运输能力,本条提出在规划企业厂外道路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公路及城镇道路,并要求同厂外现有道路连接合理,路线短捷、工程量小.4.3 6。本条是原规范第3 3,6条的修订条文。本条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企业的外部交通应便利。与城镇 居住区,企业站、码头,废料场以及邻近协作企业交通联系应方便.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企业需要的原料、燃料。材料可以及时地运到。企业的废料 垃圾可方便地运走,同邻近企业的协作往来方便.同时保证职工通勤的需要 随着我国铁路,公路、水运的快速发展.交通条件较过去大为改善 但是货流 车流量也在不断增加,外部交通问题成为某些企业保证正常生产的障碍.据对有些企业的调查,凡是企业的外部交通运输条件好的。从生产到生活职工反映都比较好,凡是企业的外部交通运输条件差的 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都有不少困难、需要改善 4。3 7.本条是原规范第3.3,7条的修订条文。本条是为工业运输专业化.社会化而作的规定,根据对大 中城市市区或近郊区20多个工业企业的调查,大部分企业厂外汽车运输不同程度地委托城市运输部门承运、这是可行的。一些机械 化工,轻纺等企业反映.企业所需的煤 砂。石.大型机械等货物均委托当地运输公司承运,定时定量供应。或采用门对门的运输.降低了费用,供,运.需三方都感到有好处,厂外汽车运输全部由本企业承担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本企业运量很小。如某汽车电镀厂。全年运量只有8000t.自备1辆.2辆汽车已经够用、二是企业运量较大,当地运输公司能力不够.不能承担、只能自备车辆运输、总的来看、凡是有条件的地区.采用社会协作的方式 企业外部汽车运输委托城镇交通运输部门承运是经济合理的、应予以提倡,对大型工业企业 设有独立核算的运输公司。运输部.向各分厂收取运费 全企业运输设备集中统一调度和管理、这种形式提高了运输效率 某大型企业,把各分厂汽车集中到总厂运输处统一管理,显示了以下优点。汽车完好率提高30,油料消耗降低16 5 里程利用率提高16,每季度节约维护费10万元,集中后每台汽车效率大为提高、企业外部水路运输、一般也以委托水运部门承运为宜 企业自营水路运输需要设置码头.仓库.船舶等大量设施,但某些大。中型企业、条件具备。经过比选.经济合理时,也可自行组织水运、4,3。8、本条是原规范第3,3.8条、由于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费低。投资少的优点、故凡邻近江。河,湖、海的工业企业,都应充分利用水运.但由于水运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影响船舶航行的自然因素。如雾日 冰冻期.风.浪 水位变化等,往往影响企业运输的保证性。所以规范提出水路运输可以满足企业运输要求时,应尽量采用水路运输 这一点十分重要、如企业离河流 海稍远,也可考虑采用水、陆联运 4。3,9,本条是原规范第3 3 9条的修订条文.管道、带式输送机,索道等运输方式与其他运输方式应有合理的衔接,避免二次倒运和临时堆存,应形成一个协调的运输系统。以降低运输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