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交通运输4,3。1、本条是原规范第3 3,1条的修订条文。本条规定了工业企业交通运输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应与企业所在地国家或地方交通运输规划相协调,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的规划应符合工业企业总体规划的要求 并应满足生产对运输的要求,由于大 中型企业运量大.对所在地区的运输影响大、只有与城镇和地区运输规划统一考虑。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运输专业化 社会化。结合企业生产的需要和当地交通现状、交通运输规划还可兼顾地方客货运输 方便职工通勤需要,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如某企业的交通运输公司除完成该公司生产物料运输任务,职工上下班通勤服务外、还为武汉市青山区的许多家企业承担运输服务,其客运汽车通勤承担了市内大量人员的交通运输任务、过去有的企业自管的准轨铁路除完成企业物资材料的输送 职工上下班通勤服务外.还兼顾地方的铁路客货运任务。但是、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考虑客流 成本。安全等因素铁路客运的功能取消了。4 3、2 本条是原规范第3,3.2条 工业企业外部运输方式有水运,铁路.道路,带式输送机,管道、索道等.各种运输方式有其适用范围。对地形.地质.气象条件也有不同的要求和适应性,企业外部运输方式的选择涉及诸多因素.一定要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取经济合理的方案。4。3,3。本条是原规范第3.3,3条。本条规定了工业企业铁路接轨点的基本要求,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中的规定制定的。4。3、4.本条是原规范第3,3,4条的修订条文,本条规定是总结实践经验提出的 为了节约基建投资,节约集约用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企业的交接站 场、企业站应充分利用路网站场的能力.避免重复设站、如我国火力发电厂 多数采用了货物交接,运输由路网铁路局统一管理,节约了基建投资,4 3,5,本条是原规范第3。3.5条的修订条文,工业企业的厂外道路是城镇道路网和地区道路网的组成部分,因此.应符合城乡规划或所在地区道路网的规划,为了节约基建投资、节约集约用地、充分发挥城市或地区现有道路的运输能力,本条提出在规划企业厂外道路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家公路及城镇道路 并要求同厂外现有道路连接合理、路线短捷。工程量小,4,3,6。本条是原规范第3,3。6条的修订条文,本条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企业的外部交通应便利,与城镇,居住区。企业站,码头、废料场以及邻近协作企业交通联系应方便 能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企业需要的原料、燃料 材料可以及时地运到 企业的废料.垃圾可方便地运走、同邻近企业的协作往来方便,同时保证职工通勤的需要 随着我国铁路,公路.水运的快速发展 交通条件较过去大为改善 但是货流。车流量也在不断增加。外部交通问题成为某些企业保证正常生产的障碍,据对有些企业的调查,凡是企业的外部交通运输条件好的。从生产到生活职工反映都比较好 凡是企业的外部交通运输条件差的 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都有不少困难。需要改善.4 3,7,本条是原规范第3。3、7条的修订条文 本条是为工业运输专业化.社会化而作的规定。根据对大。中城市市区或近郊区20多个工业企业的调查、大部分企业厂外汽车运输不同程度地委托城市运输部门承运.这是可行的、一些机械。化工.轻纺等企业反映 企业所需的煤。砂、石,大型机械等货物均委托当地运输公司承运,定时定量供应,或采用门对门的运输,降低了费用 供,运,需三方都感到有好处。厂外汽车运输全部由本企业承担的 有两种情况 一是本企业运量很小,如某汽车电镀厂 全年运量只有8000t,自备1辆。2辆汽车已经够用,二是企业运量较大.当地运输公司能力不够。不能承担。只能自备车辆运输,总的来看、凡是有条件的地区.采用社会协作的方式、企业外部汽车运输委托城镇交通运输部门承运是经济合理的、应予以提倡,对大型工业企业、设有独立核算的运输公司 运输部 向各分厂收取运费,全企业运输设备集中统一调度和管理,这种形式提高了运输效率 某大型企业.把各分厂汽车集中到总厂运输处统一管理,显示了以下优点 汽车完好率提高30.油料消耗降低16.5 里程利用率提高16。每季度节约维护费10万元.集中后每台汽车效率大为提高 企业外部水路运输 一般也以委托水运部门承运为宜、企业自营水路运输需要设置码头 仓库、船舶等大量设施 但某些大,中型企业。条件具备,经过比选,经济合理时,也可自行组织水运。4,3。8.本条是原规范第3,3,8条.由于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费低.投资少的优点,故凡邻近江,河.湖 海的工业企业。都应充分利用水运,但由于水运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影响船舶航行的自然因素、如雾日,冰冻期,风、浪.水位变化等。往往影响企业运输的保证性.所以规范提出水路运输可以满足企业运输要求时,应尽量采用水路运输,这一点十分重要,如企业离河流、海稍远,也可考虑采用水、陆联运,4,3、9,本条是原规范第3。3 9条的修订条文 管道,带式输送机、索道等运输方式与其他运输方式应有合理的衔接.避免二次倒运和临时堆存.应形成一个协调的运输系统 以降低运输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