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转炉炼钢5。1,总体工艺设计5,1 1,转炉炼钢车间设计应根据产品大纲、确定转炉公称容量.转炉座数和炉外精炼的配置.5 1,2,转炉炼钢车间内转炉座数宜配置2座或3座,不宜大于4座、不应设置备用炉座,多于3座转炉的车间,转炉宜分组分开布置,5 1.3,转炉的公称容量应为炉役期的平均出钢量,最大出钢量应为公称容量的1.05倍 1,10倍,转炉生产宜采用分阶段定量法操作,5.1,4.转炉吹炼炉座的年生产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Q、每一吹炼炉座年产合格钢水量 t,a.G,转炉炉役期内每炉平均出钢量,t,炉、T.每炉钢平均冶炼周期。min,炉 N、转炉的年有效作业天数,d、a n1,年修炉天数 d a n2.年日常计划检修天数,d、a.n3 年车间集中检修天数,d。a、n4,年生产耽误天数.d.a 5,1.5、转炉炼钢车间的组成宜符合下列规定.1,主要生产系统宜包括主厂房,铁水预处理站、废钢配料间,炉渣间。烟气净化及煤气回收设施。余热蒸汽回收设施,2 辅助生产系统宜包括铁合金贮运设施、散状原料贮运设施、快速分析室,空压站、车间变配电所.水处理设施,除尘设施,生活福利设施。3、设计可根据生产规模.原材料供应情况等具体条件确定车间实际组成 5.1,6.铁水中含有可利用的铌、钒 钛等合金元素时,应采用合理的冶炼工艺予以回收。5。1,7.新建转炉的冶炼控制.宜采用以副枪检测系统和、或。炉气、成分连续分析系统作为实时信号反馈的动态闭环过程控制,5.1,8,转炉的各种工艺过程和能源介质的工作参数 均应配置检测仪表.所有被检测参数应输入到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冶炼试样应采用快速分析系统 数据应传输到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5 1。9,转炉炼钢使用的气体介质.燃料。冷却水及其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氧气,氩气,氮气.蒸汽,压缩空气和燃料的供应能力应按设计规定的工作制度配备.并应按吨钢耗量和转炉车间的小时生产率计算、2,贮气罐容积应满足车间高峰用量、同时能适应用量的波动和当供应源因事故停供时 贮气罐的贮备量至少应能满足一炉钢冶炼的需要,3,车间分期建设时,各种介质的主管道宜按最终规模一次建成。而相关公用设施可视具体条件。或在总图上预留发展面积 也可在厂房内预留增建机组的条件、5,1,10 新建转炉炼钢车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宜按表5、1,10确定 表5,1.10、新建转炉炼钢车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注、1.消耗指标均为每吨合格钢水消耗.2,铁合金消耗量按生产普碳,低合金钢种考虑,3.活性石灰消耗量按经过铁水脱硫预处理考虑。4,氧气消耗量包括车间零星用氧。5、炉衬消耗量按溅渣护炉考虑.炉龄约5000炉.15000炉、6 转炉煤气热值取6,69 106J,Nm3。7 以上数据系按常规转炉冶炼模式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