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 GB 50647-2011
- 1 总 则
- 2 术语和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平面交叉口规划
- 5 立体交叉规划
- 6 道路与铁路交叉规划
- 7 行人与非机动车过街设施规划
- 8 公共交通设施规划
- 9 交叉口辅助设施
- 附录A 设计通行能力
- 附录B 行人与非机动车过街设施附图
- 附录C 公共交通设施附图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条文说明
热门资源
更多>
- 植物园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 CJJ/T 300-2019
- 特色商业街评价指南 SB/T 11011-2013
- 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标准(讨论稿) 2019年
- 社区商业设施设置与功能要求 GB/T 37915-2019
- 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附条文说明] CJJ/T 121-2008
-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CJJ 169-2012
- 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附条文说明] CJJ 83-2016
- 地震震级的规定 GB 17740-2017
- 城市园林绿化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 CJJ/T 302-2019
-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CJJ 37-2012(2016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Code for planning of intersections on urban roadsGB 50647-201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2 年 1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77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647-2011,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4.2、3.5.1(5)、3.5.2(3)、3.5.5、4.1.1(1)、4.1.3(4)、5.4.2、5.5.1、5.5.2、5.6.1、6.1.1(1)、6.2.2、6.3.1(1、2)、7.1.2(3)、7.1.3(1)、7.1.5(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04]67号)的要求,由同济大学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平面交叉口规划、立体交叉规划、道路与铁路交叉规划、行人与非机动车过街设施规划、公共交通设施规划、交叉口辅助设施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同济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邮政编码:201804,E-mail:keping_li@vip.163.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同济大学 参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 重庆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郑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哈尔滨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杨佩昆 李克平 赵 杰 陈小鸿 刘 勇 朱兆芳 王晓华 郑连勇 林 群 滕生强 周 涛 王巨涛 李 杰 杨晓光 林航飞 戴继锋 张慧敏 闫 勃 全 波 张贻生 宋建平 钱红波 向旭东 傅 彦 朱 彬 白子建 谷李忠 庄 斌 周 佺 高 霄 张国华 白 玉 姚 琪 朱胜跃 顾启英 沈莉芳 龚凤刚 主要审查人:全永燊 崔健球 朱兆芳 段里仁 陈洪仁 严宝杰 张均任 刘运通 陈声洪 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