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构造要求10.5 5,本规范附录C,冶金设备基础及地下构筑物防水方案,是根据冶金钢铁企业的特点和长期积累的工程经验.并结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制定的.防水的原则及有关解释详见本规范第3 3 11条的条文说明.有防水要求的轧钢设备基础,为防止伸缩缝两侧出现较大的差异沉降损坏止水带而在伸缩缝下设置防沉板这一传统做法,在软土地区实践证明效果并不理想。没有成熟的经验时防沉板不宜采用、本规范附录C推荐的抗剪短滑杆。外挑牛腿,设置过渡段等构造做法、在工程实践中效果较好.10。5 6。调研中曾发现有轧管、型材等高架平台式基础平台上出现伸缩缝漏水.排水不畅等情况 本条建议伸缩缝的设置宜避开冷却水。除磷水汇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增加高架平台上的排水孔数量或增大排水孔直径、加大平台上的排水断面,选择适应于水温及腐蚀性介质的止水带等措施.保证排水通畅、避免在伸缩缝处漏水。10、5 7。在调研中发现 轧管的混凝土挡板基础由于承受反复水平撞击荷载等作用 工作一段时间后,挡板基础出现破损现象较多.故本条从构造上提出要求。挡板基础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必要时可采取设置钢骨或采用钢结构挡板,挡板前设置缓冲装置等措施.10 5,8、轧制线基础中的冲渣沟连系梁截面尺寸及配筋应由工艺资料和计算确定、原 冶金工业轧钢设备基础设计规程。YS 14,79给出了冲渣沟连系梁截面尺寸及配筋的建议值,表15,可供设计参考使用,冲渣沟连系梁顶面的防护通常采用铁屑混凝土或钢板保护 表15.冲渣沟连系梁截面和配筋10、5.11,轧钢设备基础中的大块式基础的构造配筋。其主要作用是约束混凝土、承受设备冲击 温度应力 混凝土干缩等荷载或作用。防止或减少混凝土表面有害裂缝的出现、基础上,下表面构造钢筋的配筋率经对实际工程的调查统计一般在0,05。0.08,基础顶面的构造配筋比底面要求严格,是考虑以下原因.大块式基础的顶面直接承受荷载冲击和受热烘烤以及油污等作用 混凝土的干缩影响,基础顶面一般较严重 混凝土水化热所产生的内部约束应力。基础顶面一般高于基础底面,基础底面因受到地温的作用.施工阶段一般不受寒流的直接冲击,但在实际工程中,大块式基础顶面和底面采用相同的配筋也是比较普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