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地基基础计算8。3、1 连铸机基础设计时。应考虑表8、3 1所列的各类荷载和作用,表8,3、1.连铸线设备基础荷载,8 3 2.连铸机基础设计时、应区分下列各种工况.分别按设计规定的极限状态进行相应的荷载效应组合、并采用最不利组合值 1.施工,安装和大修工况、2 生产、运行.中的正常操作工况,正常工况 3.生产,运行。中的检修工况、正常工况。4,生产,运行,中的特殊工况。5 地震作用,6、连铸机基础在不同工况时的不同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不同组合应考虑的荷载以及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准永久值系数,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应符合表8、3,2的规定.表8、3,2,连铸基础各种工况的荷载组合表。注,1.表中,为应考虑、为不考虑.为与其他可变荷载具有同时发生的可能性时。应考虑.当不具有同时发生的可能性时、不考虑。2,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取1。35、3。施工 安装或大修应根据实施方案按实际情况进行荷载组合、4,平台及地坪活荷载当大于4kN。m2时.分项系数应取1 3 括号中的值。8、3,3 特殊工况的荷载组合.应根据事故发生的各种可能情况,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在采用尖峰荷载的特殊工况组合中、当尖峰荷载已包含设备静载,正常运转动荷载 事故荷载时.不得重复计算这些荷载的效应.8、3。4.按地基承载力确定连铸机基础的底面积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及其布置时 应分别按正常工况和特殊工况 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标准组合.并满足本规范第3。6,4条的有关规定,当连铸机主机区基础采用天然地基或人工复合地基时 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小压力值与最大压力值的比值、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正常工况时不应小于0,25、2、特殊工况时不应小于0。10,8,3,5.在确定连铸机基础或桩承台高度,基础各部位结构内力和配筋及验算材料强度时,应按本规范第3、6 7条的规定、采用各种工况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并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8。3 6 连铸机基础的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计算连铸机基础的地基变形应按本规范第3.6,5条的规定,采用正常操作工况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2 地基变形计算时。应考虑相邻基础和荷载的影响.3,主机区基础的地基变形计算宜考虑基础刚度的影响,4.地基变形计算应计算基础的沉降。倾斜或局部倾斜 地基变形计算值应满足本规范第8、1.5条的规定,5、下列情况可不进行基础变形计算.1,当具有该地区同类工程成熟经验可供借鉴时 2,当地基持力层为中风化或微风化基岩时,8,3。7,对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推钢机 缓冲器等基础应进行基础抗倾覆和抗滑移稳定性验算 对基底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坑式或箱体基础尚应进行基础抗浮验算,并应符合本规范第3、3,6条的规定。8,3,8.在抗震设防区、对大包回转台和扇形段密闭室墙体等高耸构筑物、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规定的乙类构筑物进行抗震计算,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对于联合基础 计算时应考虑连铸平台等相关部分传来的地震荷载,8,3 9 连铸主机区基础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大包回转台及其支承墙体宜采用弹性理论分析或有限元及其他数值分析方法进行计算。事故平台、扇形段二冷密闭室墙体及主机区基础筏板式底板宜采用弹性理论分析或有限元分析确定其弹性应力分布。2.当具有工程经验时,连铸机主机区基础底板 事故平台 扇形段二冷密闭室墙体等可采用下列简化计算方法、1.事故平台当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时可按梁板进行计算、当采用墙体支承厚板时 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截条法按刚架计算.或按单向或双向板 无梁楼盖等方法进行简化计算,2 扇形段二冷密闭室墙体的水平承载力可按悬臂结构计算 当墙体与连铸平台梁板间有可靠连接时,可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计算。3,主机区基础底板宜按弹性地基上的筏板模型进行计算 当为桩基时、可假定基桩为弹性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