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总平面布置及地面运输10.1 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10,1、1。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应有近期实测的地形图和工程地质.水文及气象资料,地形图的比例应根据地形条件、企业规模和工程性质确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可采用1,1000或1。2000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可采用1 500或l、1000,10、1,2 工业场地的平面布置应结合地形,地物。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和工业场地竖向布置,协调井下开拓部署、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运输等主要生产环节进行布置 做到有利生产.方便运输,节约用地、减少压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建 构,筑物的功能特点.因地制宜地分区布置.2,建.构,筑物.道路及各种工程管线的布置。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紧凑合理、线路短捷 相互协调。整齐美观、3,主要建、构,筑物应布置在工程地质条件稳定的地段,4。充分利用地形,处理好建,构.筑物位置与风向、朝向的关系,5 符合环保要求.搞好绿化美化设计,改善场地环境,总绿地率不应小于15 6.应与当地规划或矿区地面总布置相协调,7,改建 扩建矿井.应充分利用已有场地 建 构。筑物和设施,10,1 3、场前区各种建筑物、道路,广场 绿化设施等应统一布置.相互协调,矿办公室应布置在场前区内外联系方便的位置.矿灯房,自救器房 浴室 任务交代室等建筑物应按人流路线布置 靠近升降人员的井口、组成联合建筑 分散布置时.井口房。下井等候室,矿灯房。浴室之间应设人行地道或走廊,10、1、4,进风井口应布置在不受粉尘、煤尘.灰尘.有害及高温气体侵入的地方。10、1,5、通风机房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通风机房周围20m以内不得布置有烟火作业的建筑物和设施.并应考虑噪声和排风对周围的影响 2.与进风井口。压缩空气站的距离。低瓦斯矿井不应小于30m.高瓦斯矿井不应小于50m.3 与提升机房 变电所、矿办公室的距离不宜小于30m,10,1.6,压缩空气站应按全年风向频率.布置在空气清洁。受粉尘,废气及可燃性气体污染最小的地点,吸气口与翻车机房。装车仓.受煤坑.储煤场等粉尘源的距离不宜小于30m,在不利风向位置时、不宜小于50m.10.1,7。储煤场应按全年风向频率布置在对工业场地污染最小的地点,与进风井口.提升机房、矿井修理车间,矿办公室等建筑物的距离不宜小于30m、在不利风向位置时。不宜小于50m.10,1,8,锅炉房的位置应靠近热负荷中心.便于供煤,排灰和回水.并应按全年风向频率、布置在对进风井口。压缩空气站。变电所 矿办公室等建筑污染最小的地点.其距离不宜小于30m。10。1.9 变电所的位置应便于进出高压输电线路和靠近用电负荷中心 并应按全年风向频率布置在受粉尘污染最小的地点、室外变配电装置与翻车机房、装车仓,受煤坑。储煤场等粉尘源的距离不宜小于30m.在不利风向位置时,不宜小于50m。10,1、10。矿井修理车间,器材库,棚。应位于与副井联系方便的地方,矿井修理车间、器材库。棚 的前面应有装卸 临时堆存、检验或维修操作等场地.10。1,11,支护材料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护材料场应位于工业场地的一端,并便于来料运输和人井方便、木料场距进风井口的距离不得小于80m 2 坑木储存量。当矿区有总坑木场时、宜按10、15d坑木消耗量计算.当无总坑木场时.根据坑木供应情况确定,可按45。60d计算,占地面积综合指标,可按每立方米木材占地面积5,8m2计算 3、支护材料场内应有消防通路,当受地形条件限制、设置消防通路确有困难时,应设置消防管路和消火栓等设施,10.1 12。当设置临时排矸场时,排矸场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得选在煤层露头或煤层赋存深度小于lom的地方,不得排弃在采空区上方有漏风的范围内、2。应选在便于运输、运距短和有利于今后进行综合利用的地点。3、不得污染水源、4,不占良田。不影响农田水利设施.当沿山坡沟谷排弃矸石时。应考虑地形地质条件,防止发生滑坡或矸石滑落.冲毁农田,沟渠和道路、5.矸石不应排弃于河中、当利用河滩弃置矸石时,应采取防止淤塞河道措施,并征得有关部门同意 6、排矸场的位置、应按全年风向频率布置在对工业场地、居民区污染最小的地点、与村,镇居民区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与标准轨距铁 路.公路。道路的距离不宜小于40m,与进风井口距离不得小于80m.10、1.13 工业场地围墙内用地面积,应按 煤炭工业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