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总平面布置及地面运输10,1、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10.1.1,许多矿区远期的地形图和水文,气象资料、因为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因素的影响 变化较大.已经不是现时的真实地形.地貌和水文、气象条件.为使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有可靠的依据,强调应有近期实测的地形图和必要的工程地质,水文及气象资料,10.1 2,为全面理解和应用本条的规定.着重说明两点。1.井下开拓部署。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运输是制约总平面布置的关键环节.故强调提出了,协调井下开拓部署.地面生产系统.地面运输 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2,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绿化越来越重视。工业场地在不增加用地面积的条件下,设计应尽可能提高绿地率,本规范只对工业场地绿地率。作了低限规定、当矿井所在地对绿地率的规定高于本规范规定时、应执行当地标准 10.1。3,场前区是集中体现一座矿井风貌的区域,因此、特别提出了.应统一布置。相互协调.场前区的布置要能体现美观,大方。经济 适用.为使职工上下井方便,节约用地、强调了.矿灯房。自救器房,浴室、任务交代室等建筑应按人流路线布置 靠近升降人员的井口 组成联合建筑.当分散布置时、为避免职工上下井受冻、日晒和雨淋 规定了,应设人行地道或走廊。10,1.4,本条系根据现行标准 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制定的,10 1,5 本条系根据现行标准。煤矿安全规程,和环境保护要求制定的.10.1,12。排矸场是对环境的一大污染源,一般情况矿井不应设排矸场。矿井的矸石应综合利用,充填工业场地低洼区 采煤沉陷区,覆土造田 铺路等.在采煤沉陷区未形成前或暂不具备综合利用条件时.可设临时排矸场。并作了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