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 平硐和斜井4 2。1.平硐和斜井井筒断面。应根据运输,提升设备类型 设备最大尺寸、管路.电缆布置,人行道宽度、操作维修要求及所需通过的风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井筒的断面形状宜选择拱形 当围岩稳定,断面较小时.也可选择梯形或矩形断面、2,当平硐或斜井井筒穿过表土层、断层破碎带。含水基岩时 其井壁宜采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金属可缩性支架支护.必要时可采用复合、支护方式 基岩段井壁宜采用光爆锚喷支护,4、2。2 斜井井筒布置 应符合下列规定。1,带式输送机提升的斜井井筒。带式输送机一侧最突出部分与井壁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另一侧铺设单轨检修道并设人行道,当有其他,可靠的检修运输措施时 可不设检修道、只设人行道.2,采用双钩提升的斜井井筒、宜按双轨布置 仅服务于一个水平时、也可以布置成三根轨,在井筒中部设双道错车。3,采用人车运送人员的斜井,当双钩提升时。应在井口和井底适当地点分别设置人车停放线、单钩提升时,可在井口或地面设置人车停放线。4,2。3、串车提升的斜井 井筒倾斜角不宜大于25,辅助提升的斜井、井筒倾斜角不宜大于28 箕斗提升的斜井。井筒倾斜角不宜大于35 4。2.4、使用箕斗或带式输送机提升的斜井,应设置井底水窝,水窝泵房及沉淀池。4,2。5 当斜井井筒作安全出口、倾斜角等于或小于45.时 必须设人行道、井筒倾斜角为10,16.时,应设防滑条或扶手,井筒倾斜角为17,30,时.应设人行台阶和扶手、井筒倾斜角为31,45.应设人行台阶.扶手或梯道.当井筒倾斜角大于45 时 必须设梯道间或梯子间.梯道间必须分段错开设置 每段的斜长不得大于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