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二次粘接成型地锚设计E、3,1 二次粘接成型地锚的设计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二次粘接成型地锚不得承受直接拉伸载荷,不得垂直起吊,2,当采用A型地锚。图E、3,1.1.时,偏心弯矩载荷引起的单位周边长度上的径向拉伸载荷不应大于8.8N、mm,当大于8,8N。mm时、应采用B型地锚。图E。3,1,2。3.地锚的压紧压块、图E 3 1、3.应大于或等于地锚的宽度、轴线应对中,压块厚度不应小于1 5倍设备地锚板厚度.E.3、2,地锚最小高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hmin,地锚最小高度.mm,Do.设备外径。mm,图E 3,1,1。A型地锚1、加固棒,2、树脂胶泥,3,受拉力边界.4,包覆层.5 树脂胶泥。6.包覆层注,受拉力边界应为,2h1.w,图E,3。1、2.B型地锚1 加固棒,2。焊接。3.树脂胶泥、4.受拉力边界,5,包覆层,6,沿设备半径弯曲.7,焊接.8.树脂胶泥,9,包覆层 L,棒的外伸长度、mm B.C,D。螺栓中心圆 mm 注.受拉力边界应为,2h1,w,4L 图E 3,1、3,地锚的压紧压块1。压块,ML 力矩系数,无量纲。θ,在环向方向地锚宽度为w时对应的角度,rad.tk.过渡区厚度、mm、tb。设备底部厚度 mm.tw.器壁厚度.mm,qx 包覆层许用轴向拉伸单元荷载,N、mm,E 3 3。地锚需要的最小厚度t、a应按本附录E中式,E。2、1 1,式。E,2、1。12。计算.E.3 4,包覆层径向单位拉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地锚区域径向单位载荷沿地锚高度应按线性规律分布 底部载荷应为0.地锚顶部径向单位载荷应为Wmax.图E。3、1、1和图E 3 1 2.2,在地锚部位的设备包覆层径向单位长度载荷应按下式计算,3 成型后,弯矩引起的总径向载荷应按下式计算,E.3.5,地锚的边缘单位拉伸载荷应按下式计算。式中。wb、地锚的边缘单位拉伸载荷、N,mm,当wb。8.8N、mm时。可选用B型地锚 并应按下式计算,式中.wb1、B型地锚的边缘单位拉伸载荷 N。mm.不应大于8。8N,mm,E 3,6。设备壁上二次粘接包覆层需要的最小面积应按下式计算、式中,Ar,每个地锚粘接在设备外壁上的二次粘接包覆层所需最小面积。mm2,τ、许用剪应力。MPa 不得大于13 8 E.3 7 地锚区域总径向载荷引起的包覆层环向载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E。3,8,地锚区域总径向载荷引起的包覆层环向拉伸单元荷载的计算和校核应符合下列规定 1。包覆层环向拉伸单元荷载应按下式计算,2.包覆层环向拉伸单元载荷应满足下式 E、3,9。设备壁横向剪应力的计算和校核应符合下列规定。E.3,10,设备壁弯曲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E.3,11、地锚处包覆层单位长度径向载荷应按下式计算 E,3.12,地锚处包覆层弯矩载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E 3、13,压力P引起的地锚处包覆层的轴向和环向单元载荷应按下列公式计算。E,3,14 地锚处包覆层轴向单元荷载和环向单元荷载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E 3、15,地锚处包覆层轴向及环向承载能力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