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管道应力计算和柔性分析6。4。1、管道应力计算可分为简易应力计算和详细应力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更换已成功应用的管线时,可采用简易应力计算、2,当与已分析实施过管线是同类管线时。可采用简易应力计算、3,按本规范第6 2 5条 第6 2 7条规定设置膨胀节的管线 可采用简易应力计算 4、其他管线 宜进行详细应力计算、6、4。2,简易应力计算应包括下列计算内容,1,设计压力引起的环向应力。2、设计压力引起的轴向应力,3,自重引起的轴向弯曲应力 4 均布和集中载荷作用下的挠曲变形。5.L形膨胀节和Π形膨胀节的面内弯矩和离面弯矩引起的应力。6.其他持续载荷。偶然载荷引起的应力。7。轴向压缩稳定和外压稳定、8.支架处,直径大于600mm管道的应力,9,其他需要计算的应力.6。4。3.详细应力计算宜采用计算机辅助应力分析、并应包括下列计算内容.1。设计压力引起的环向应力,2 设计压力引起的轴向应力,3.热膨胀引起的轴向应力.4.自重引起的轴向弯曲应力,5、热膨胀和内压引起的弯曲应力.6、其他持续载荷 偶然载荷或热载荷引起的应力,7、均布和集中载荷作用下的挠曲变形 8,支架处.直径大于600mm管道的应力。9、其他需要计算的应力,6、4.4、计算热膨胀和热载荷所采用的设计温差 T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Td,设计温差、Tp、工艺温度、Ta、环境温度、按式 6.4,4,1 和式。6,4、4,4 计算,可取最低温度、按式 6.4,4.2.和式.6、4,4 3,计算 可取最高温度、c、系数 输送液体介质时取0、85,输送气体介质时取0,8、Tas、预计安装温度,6、4,5 弯头,三通的柔性系数f.应力增大系数SIF和内压应力乘子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弯头,图6。4 5,1 可分为整体弯头。图6,4,5、1,a 和拼接弯头,图6。4,5、1、b.弯头的柔性系数及应力增大系数计算应符合表6.4,5、1的规定,2.三通 图6、4。5,2,可分为等径整体三通 图6 4.5 2 a。异径整体三通,图6。4、5 2,b,等径拼接三通,图6.4 5,2,c。异径拼接三通、图6.4 5 2。d,三通的柔性系数及应力增大系数计算应符合表6、4。5.2的规定,6、4。5。1,弯头R、弯头的曲率半径、r,弯头半径,td,弯头设计厚度表6。4 5、1、弯头的柔性系数及应力增大系数、注,表中f为柔性系数、SIF为应力增大系数.m为内压应力乘子.6 4,5。2.三通Di 管道内径,tM.主管壁厚.tB,支管壁厚 DiM.主管内径。DiB,支管内径表6、4、5。2.三通的柔性系数及应力增大系数.注、tM为三通主管的厚度 Di为三通主管的内径。DiB为支管内径、tB为支管靠近连接处的厚度.6、4 6 直管的应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6 4、7。输送介质为液体且内径大于600mm的管道 支架处的管道轴向应力,环向应力和剪切应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架处管道的轴向弯曲应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ρL 管道输送液体密度。kg。m3 L.跨距,m。Di,管道内径.m td,管道设计厚度,m,γ1.γ2。与支架包角θ有关的系数,应按表6,4、7。1选用。θ.支架包角.图6.4,7,表6、4 7。1,γ1,γ2系数图6。4 7.支架包角。2,支架处管道的最大剪切应力应按式,6。4、7。3。计算,且应符合式,6。4,7、4。的规定 式中,γ3,与支架包角θ有关的系数,应按表6,4,7 2选用 ρL、管道输送液体密度。kg.m3。tt、纤维增强塑料管道总厚度 m。τ,层合板的许用剪切应力,MPa,按本规范式.4。3.8、4,计算取值、表6,4。7,2,γ3系数 3,支架处管道的环向弯曲应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横截面最低点应按下式计算。式中、b1 支架的宽度、m。W.均布载荷、N,m γ4.与支架包角θ有关的系数.当管道未与支架固定在一起时,应按表6、4,7,3选用。当管道和支架固定在一起时,应取表6,4,7、3中给定值的1.10.表6.4,7 3。γ4系数。2,横截面支架包角点处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γ5,与支架包角θ有关的系数、应按表6 4,7 4选用 表6,4,7、4.γ5系数6、4,8。直管的变形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3。当管壁采用,型和 型层合板时,式。6,4,8,2、和式.6,4、8,3、中的轴向单元拉伸刚度X1max应等于环向单元拉伸刚度X1amΦ、泊松比vyx和泊松比vxy应取0 3。3.两端为滑动支架或导向支架时的挠曲变形应按下列公式计算,6,4,9、弯头的应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式中、Mi,面内弯矩,N。mm.SIFΦi.在面内弯矩M、i作用下的环向系数,Mo,离面弯矩,N.mm SIFΦo 在离面弯矩Mo作用下的环向系数。3。设计压力引起的轴向应力应按下式计算、4.热膨胀引起的轴向弯曲应力应按下式计算、式中.SIFxi 在面内弯矩Mi作用下的轴向系数,SIFxo 在离面弯矩Mo作用下的轴向系数。6 4,10.三通的应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压力引起的三通直管环向应力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Di,主管的内径.mm,tM 主管最小厚度,mm 2。热膨胀及其他载荷引起的无方向弯曲应力应取三个连接处的最大值 无方向弯曲应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DiB 支管直径.mm SIFT,三通的应力增大系数.ts 取tM和SIFT、tB的小者、mm tB、支管壁厚 mm,IB、支管连接处的惯性矩 mm4、3、支管扭转应力应按下式计算 6。4 11 直管段的挠曲变形应符合本规范第6 3,4条的规定 挠曲变形计算时应计入下列载荷组合,1。均布载荷组合应包括管线,管内介质和管外绝热等载荷,2,集中载荷组合应包括永久性的点载荷,6。4.12.管线任意一处的最大组合应力应包括最大操作内压产生的应力,设计温度范围内热胀冷缩引起的弯曲应力 管道和管中介质及附带绝热材料自重引起的弯曲应力 外载荷引起的弯曲应力和支架位移引起的弯曲应力等、6,4、13。管线任意一处的轴向和环向应力应符合简化失效包络线计算或最大组合应力不得大于许用应力.最大组合应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管和弯头的最大组合应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σc,最大环向或轴向组合应力、最大环向组合应力应按式、6,4,13,1,计算,最大轴向组合应力应按式,6.4 13,2.计算、σΦ,最大环向应力,σx,最大轴向应力、σs.扭转剪切应力、σΦp。设计压力引起的环向应力,σΦb 热膨胀引起的环向弯曲应力 σxp,设计压力引起的轴向应力,σxb、热膨胀引起的轴向弯曲应力,σab 自重引起的轴向弯曲应力,σac,带约束端管线热膨胀引起的轴向应力、2,三通支管的最大组合应力应按下式计算、3,直管的轴向压应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整体管壁横截面受压时,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Fs。压缩稳定安全系数.取值不应小于4.L、全约束管线系统的受压缩直管段长度 带有端部压缩载荷的垂直管段长度,管壁横截面整体受压缩应力的无支撑管道长度。m。2、局部管壁横截面受压时、应按下式计算,3,当管壁采用.型和.型层合板时 式、6、4、13,6,和式.6 4,13、7,中的轴向拉伸模量E1amx应等于环向拉伸模量E1amΦ。6,4、14、采用失效包络线分析时.应分别计算在包括热膨胀载荷的持续作用工况。不包括热膨胀载荷的持续作用工况和偶然短时作用工况下管线各危险点的轴向和环向应力值。该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应在简化失效包络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