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特殊性岩土6,1,湿陷性土6,1 1。本节适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除黄土以外的湿陷性碎石土.湿陷性砂土和其他湿陷性土的岩土工程勘察,对湿陷性黄土的勘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执行 6,1.2。当不能取试样做室内湿陷性试验时。应采用现场载荷试验确定湿陷性.在200kPa压力下浸水载荷试验的附加湿陷量与承压板宽度之比等于或大于0,023的土。应判定为湿陷性土。6.1.3。湿陷性土场地勘察,除应遵守本规范第4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勘探点的间距应按本规范第4章的规定取小值 对湿陷性土分布极不均匀的场地应加密勘探点,2.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穿透湿陷性土层.3,应查明湿陷性土的年代.成因。分布和其中的夹层,包含物,胶结物的成分和性质,4,湿陷性碎石土和砂土。宜采用动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确定力学特性 5,不扰动土试样应在探井中采取.6、不扰动土试样除测定一般物理力学性质外。尚应作土的湿陷性和湿化试验.7.对不能取得不扰动土试样的湿陷性土、应在探井中采用大体积法测定密度和含水量。8,对于厚度超过2m的湿陷性土.应在不同深度处分别进行浸水载荷试验,并应不受相邻试验的浸水影响,6、1 4。湿陷性土的岩土工程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湿陷性土的湿陷程度划分应符合表6,1,4的规定、2 湿陷性土的地基承载力宜采用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确定.3,对湿陷性土边坡、当浸水因素弓.起湿陷性土本身或其与下伏地层接触面的强度降低时。应进行稳定性评价。6。1。5,湿陷性土地基受水浸湿至下沉稳定为止的总湿陷量、s。cm 应按下式计算。6 1,6 湿陷性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应按表6 1,6判定 6、1.7、湿陷性土地基的处理应根据土质特征,湿陷等级和当地.建筑经验等因素综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