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框架梁11。3,1,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级抗震等级x,0,25h0,11。3、1、1.二。三级抗震等级x、0,35h0。11,3.1,2。式中,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h0,截面有效高度。11,3、2,考虑地震组合的框架梁端剪力设计值Vb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 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设防烈度的一级抗震等级框架、2.其他情况,在公式,11.3.2,1。中、与之和。应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进行计算,并取其较大值、公式.11。3、2,2.公式,11,3.2.4,中、之和 应分别取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计算的两端考虑地震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的较大值。一级抗震等级 当两端弯矩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值应取零,11。3 3。考虑地震组合的矩形,T形和I形截面框架梁.当跨高比大于2,5时 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11。3,4。考虑地震组合的矩形、T形和I形截面的框架梁,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1 3。5,框架梁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2,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4 3,净跨与截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4、11 3。6。框架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11.3 6.1规定的数值 2 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 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0,3。3.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按表11 3.6,2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11,3。7,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11.3 8。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各抗震等级下 均不宜大于300mm、11、3 9、梁端设置的第一个箍筋距框架节点边缘不应大于50mm。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 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ρsv应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