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板柱节点11 9,2.关于柱帽可否在地震区应用,国外有试验及分析研究认为、若抵抗竖向冲切荷载设计的柱帽较小.在地震荷载作用下 较大的不平衡弯矩将在柱帽附近产生反向的冲切裂缝,因此 按竖向冲切荷载设计的小柱帽或平托板不宜在地震区采用 按柱纵向钢筋直径16倍控制板厚是为了保证板柱节点的抗弯刚度.本规范给出了平托板或柱帽按抗震设计的边长及板厚要求。11,9、3,11,9,4,根据分析研究及工程实践经验 对一级.二级和三级抗震等级板柱节点。分别给出由地震作用组合所产生不平衡弯矩的增大系数、以及板柱节点配置抗冲切钢筋。如箍筋 抗剪栓钉等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 对板柱 剪力墙结构.除在板柱节点处的板中配置抗冲切钢筋外、也可采用增加板厚。增加结构侧向刚度来减小层间位移角等措施。以避免板柱节点发生冲切破坏。11。9、5 11,9.6,强调在板柱的柱上板带中宜设置暗梁,并给出暗梁的配筋构造要求.为了有效地传递不平衡弯矩 板柱节点除满足受冲切承载力要求外、其连接构造亦十分重要,设计中应给予充分重视,公式。11,9。6、是为了防止在极限状态下楼板塑性变形充分发育时从柱上脱落、要求两个方向贯通柱截面的后张预应力筋及板底普通钢筋受拉承载力之和不小于该层柱承担的楼板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柱轴压力设计值,对于边柱和角柱。贯通钢筋在柱截面对边弯折锚固时 在计算中应只取其截面面积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