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J,后张曲线预应力筋由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J.0、1。在后张法构件中,应计算曲线预应力筋由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1。反摩擦影响长度,mm、图J。0,1,可按下列公式计算、2,当时,预应力筋离张拉端X处考虑反摩擦后的预应力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3,当时,预应力筋离张拉端处考虑反向摩擦后的预应力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J,0,2.两端张拉 分次张拉或同时张拉 且反摩擦损失影响长度有重叠时,在重叠范围内同一截面扣除正摩擦和回缩反摩擦损失后预应力筋的应力可取 两端分别张拉。锚固.分别计算正摩擦和回缩反摩擦损失。分别将张拉端锚下控制应力减去上述应力计算结果所得较大值。J、0,3。常用束形的后张曲线预应力筋或折线预应力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在反向摩擦影响长度lf范围内的预应力损失值σl1,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 抛物线形预应力筋可近似按圆弧形曲线预应力筋考虑。图J,0,3.1.当其对应的圆心角θ。45、时、对无粘结预应力筋θ 90.预应力损失值σn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2 端部为直线,直线长度为L0、而后由两条圆弧形曲线.圆弧对应的圆心角θ。45,对无粘结预应力筋取θ。90。组成的预应力筋。图J。0。3。2 预应力损失值σn可按下列公式计算,3 当折线形预应力筋的锚固损失消失于折点C之外时 图J。0。3 3,预应力损失值σn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 i1,预应力筋bc段中应力近似直线变化的斜率。i2、预应力筋在折点c以外应力近似直线变化的斜率。l1.张拉端起点至预应力筋折点c的水平投影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