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6、1.一般规定6、1.1 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一般均可按本章的规定进行正截面,斜截面及复合受力状态下的承载力计算。验算.素混凝土结构构件在房屋建筑中应用不多 低配筋混凝土构件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尚不充分 因此,本次修订对素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要求未作调整。其内容见本规范附录D、02版规范已有的深受弯构件、牛腿 叠合构件等的承载力计算 仍然独立于本章之外给出。深受弯构件见附录G.牛腿见第9.3节 叠合构件见第9 5节及附录H、有关构件的抗震承载力计算.验算,见本规范第11章的相关规定,6。1,2,对混凝土结构中的二维。三维非杆系构件,可采用弹性或弹塑性方法求得其主应力分布,其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3.3 2条,第3 3、3条的规定。宜通过计算配置受拉区的钢筋和验算受压区的混凝土强度。按应力进行截面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与02版规范第5,2、8条的规定相同,受拉钢筋的配筋量可根据主拉应力的合力进行计算,但一般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 受拉钢筋的配筋分布可按主拉应力分布图形及方向确定,具体可参考行业标准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 5057的有关规定.受压钢筋可根据计算确定。此时可由混凝土和受压钢筋共同承担受压应力的合力、受拉钢筋或受压钢筋的配置均应符合相关构造要求,6、1。3 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结构以及二维 三维非杆系混凝土结构构件,通常需要考虑弹塑性分析方法进行承载力校核,验算.根据不同的设计状况。如持久,短暂,地震。偶然等 和不同的性能设计目标,承载力极限状态往往会采用不同的组合、但通常会采用基本组合。地震组合或偶然组合.因此结构和构件的抗力计算也要相应采用不同的材料强度取值 例如。对于荷载偶然组合的效应.材料强度可取用标准值或极限值,对于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材料强度可以根据抗震性能设计目标取用设计值或标准值等、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就是要考察构件的内力或应力是否超过材料的强度取值,对于多轴应力状态,混凝土主应力验算可按本规范附录C、4的有关规定进行.对于二维尤其是三维受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校核受压应力设计值可采用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可以强度代表值的相对形式 利用多轴受压时的强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