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f,strengthening,concrete structureGB,50367.2013主编部门。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4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208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67,2013。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8.4。3,1、4、3,3.4 3 6 4,4,2 4、4 4、4。5、3。4,5、4。4。5 6,15,2.4 16,2、3条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 原、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年11月1日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关于同意局部修订调整为全面修订的函 建标,2011。103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 材料.增大截面加固法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外包型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预应力碳纤维复合板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预张紧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法,绕丝加固法.植筋技术 锚栓技术,裂缝修补技术。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2,增加了预应力碳纤维复合板加固技术。3,增加了芳纶纤维复合材作为加固材料的应用规定,4.补充了锚固型快固结构胶的安全性鉴定标准、5 补充了锚固型快固结构胶的抗震性能检验方法 6。修改了钢丝绳网,聚合物砂浆面层加固法的设计要求和构造规定、7。补充了锚栓抗震设计规定,8,补充了干式外包钢加固法的设计规定 9,调整了部分加固计算的参数。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邮编、610081 本规范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同济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福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大连凯华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固特邦土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厦门中连结构胶有限公司。武汉长江加固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怡昌碳纤维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同华特种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江苏东南特种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天力信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威士邦建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康驰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法施达。大连、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士凯。北京.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杜邦,中国 研发管理有限公司,亨斯迈先进化工材料 广东、有限公司.慧鱼 太仓,建筑锚栓有限公司、喜利得.中国,商贸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梁坦、王宏业、吴善能 梁爽、张天宇。陈大川 卜良桃.卢亦焱.林文修。王文军 贺曼罗、古天纯,王国杰.张书禹。王立民、宋涛,毕琼 程超 陈友明,单远铭 侯发亮 彭勃。李今保、张坦贤.项剑锋,张成英,蒋宗.刘兵,陈家辉 宋世刚。刘平原,宗鹏。卢海波,马俊发。周海明 刘延年、黎红兵.赵斌,乔树伟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刘西拉 戴宝城.李德荣 高小旺,邓锦纹,程依祖,王庆霖.完海鹰。江世永.陈宙、弓俊青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