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预应力损失值计算10、2、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钢绞线的应力松弛试验表明 应力松弛损失值与钢丝的初始应力值和极限强度有关,表中给出的普通松弛和低松弛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的松弛损失值计算公式 是按国家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 2002及、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 T,5224.2003中规定的数值综合成统一的公式、以便于应用 当σcon.fptk、0.5时。实际的松弛损失值已很小 为简化计算取松弛损失值为零,预应力螺纹钢筋、中强度预应力钢丝的应力松弛损失值是分别根据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GB。T,20065,2006。行业标准 中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YB T、156 1999的相关规定提出的.10。2.2 根据锚固原理的不同,将锚具分为支承式和夹片式两类.对每类作出规定.对夹片式锚具的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值按有顶压或无顶压分别作了规定、10,2。4。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包括沿孔道长度上局部位置偏移和曲线弯道摩擦影响两部分.在计算公式中、x值为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但在实际工程中,构件的高度和长度相比常很小.为简化计算,可近似取该段孔道在纵轴上的投影长度代替孔道长度,θ值应取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长度上预应力孔道各部分切线的夹角、以弧度计,之和、本次修订根据国内工程经验、增加了按抛物线。圆弧曲线变化的空间曲线及可分段叠加的广义空间曲线θ弯转角的近似计算公式、研究表明.孔道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k值与下列因素有关,预应力筋的表面形状,孔道成型的质量,预应力筋接头的外形,预应力筋与孔壁的接触程度.孔道的尺寸,预应力筋与孔壁之间的间隙大小以及预应力筋在孔道中的偏心距大小,等,在曲线预应力筋摩擦损失中 预应力筋与曲线弯道之间摩擦引起的损失是控制因素,根据国内的试验研究资料及多项工程的实测数据,并参考国外规范的规定.补充了预埋塑料波纹管。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摩擦影响系数,当有可靠的试验数据时.本规范表10,2,4所列系数值可根据实测数据确定,10.2,5.根据国内对混凝土收缩.徐变的试验研究,应考虑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配筋率对σl5值的影响。其影响可通过构件的总配筋率ρ。ρ,ρp ρs,反映、在公式、10,2。5,1 公式,10。2、5,4.中,分别给出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类构件受拉区及受压区预应力筋处的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公式反映了上述各项因素的影响.此计算方法比仅按预应力筋合力点处的混凝土法向预应力计算预应力损失的方法更为合理、此外。考虑到现浇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施加预应力的时间比28d龄期有所提前等因素.对上述收缩和徐变计算公式中的有关项在数值上作了调整 调整的依据为、预加力时混凝土龄期,先张法取7d,后张法取14d,理论厚度均取200mm、相对湿度为40。70.预加力后至使用荷载作用前延续的时间取1年的收缩应变和徐变系数终极值、并与附录K计算结果进行校核得出 在附录K中.本次修订的混凝土收缩应变和徐变系数终极值,是根据欧洲规范EN、1992、2.混凝土结构设计。第1部分,总原则和对建筑结构的规定。所提供的公式计算得出。混凝土收缩应变和徐变系数终极值是按周围空气相对湿度为40 70,及70.99,分别给出的.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简化公式是按周围空气相对湿度为40,70。得出的 将其用于相对湿度大于70 的情况是偏于安全的.对泵送混凝土。其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亦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可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