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3,3,1,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应包括下列内容.1 结构构件应进行承载力.包括失稳、计算.2 直接承受重复荷载的构件应进行疲劳验算 3,有抗震设防要求时、应进行抗震承载力计算,4。必要时尚应进行结构的倾覆,滑移.漂浮验算。5,对于可能遭受偶然作用、且倒塌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重要结构.宜进行防连续倒塌设计,3、3.2。对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和地震设计状况.当用内力的形式表达时、结构构件应采用下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γ0S、R.3.3 2,1.R,R,fc、fs、ak.γRd.3,3 2 2。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在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0.9.对地震设计状况下应取1,0、S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对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应按作用的基本组合计算.对地震设计状况应按作用的地震组合计算。R 结构构件的抗力设计值,R、结构构件的抗力函数,γRd。结构构件的抗力模型不定性系数。静力设计取1、0、对不确定性较大的结构构件根据具体情况取大于1 0的数值,抗震设计应采用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代替γRd、fc,fs 混凝土。钢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根据本规范第4.1、4条及第4。2、3条的规定取值,ak,几何参数的标准值,当几何参数的变异性对结构性能有明显的不利影响时,应增减一个附加值、注,公式,3。3.2,1.中的γ0S为内力设计值,在本规范各章中用N.M。V。T等表达、3,3,3.对二维,三维混凝土结构构件。当按弹性或弹塑性方法分析并以应力形式表达时,可将混凝土应力按区域等代成内力设计值,按本规范第3、3.2条进行计算。也可直接采用多轴强度准则进行设计验算 3,3,4。对偶然作用下的结构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公式 3.3。2,1、中的作用效应设计值S按偶然组合计算、结构重要性系数γ0取不小于1 0的数值,公式。3、3,2,2,中混凝土。钢筋的强度设计值fc fs改用强度标准值fck,fyk。或fpyk.当进行结构防连续倒塌验算时.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函数应按本规范第3。6节的原则确定,3。3。5.对既有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对既有结构进行安全复核.改变用途或延长使用年限而需验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宜符合本规范第3,3,2条的规定 2,对既有结构进行改建 扩建或加固改造而重新设计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3.7节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