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Standard。for、seismic、appraisal of,buildingsGB,50023 2009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0.9。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322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为国家标准 编号为GB 50023,2009 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3。0,1。3,0,4,1 2、3。4.1.2.4,1.3 4。1.4,4,2 4、5、1、2,5 1,4,5、1 5 5。2,12,6、1,2。6。1,4 6,1,5。6 2,10,6,3,1。7,1.2,7,1,4,7,1,5。9,1,2 9 1。5条 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同时废止,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6月5日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2004、6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对、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95进行修订而成。修订过程中.调查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地震。特别是汶川大地震的经验教训。总结了原95鉴定标准颁布实施以来的建筑抗震鉴定的工程经验、采纳了建筑抗震鉴定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 科研 教学,房屋鉴定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次修订后共包括11章和7个附录.主要修订内容是、一是扩大了原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 将原95鉴定标准仅针对TJ、11 78实施以前设计建造的房屋,扩大到已投入使用的现有建筑、二是提出了现有建筑鉴定的后续使用年限.根据现有建筑设计建造年代及原设计依据规范的不同,将其后续使用年限划分为30.40,50年三个档次、三是给出了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建筑应采用的抗震鉴定方法 即本标准中的A、B.C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四是明确了现有建筑抗震鉴定的设防目标。后续使用年限50年的建筑与新建工程的设防目标一致。后续使用年限少于50年的建筑,在遭遇同样的地震影响时 其损坏程度略大于按后续使用年限50年鉴定的建筑.五是适度提高了乙类建筑的抗震鉴定要求、本标准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 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管理组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加单位、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西北建筑抗震勘察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绍革,戴国莹,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尹保江、史铁花,白雪霜。吕西林、吴 体.辛鸿博 张 耀、李仕全.金来建,徐建.戴君武、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吴学敏,刘志刚,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王亚勇、韦开波.吴翔天、李彦莉,苗启松.杨玉成。娄,宇 高永昭。莫庸.袁金西、黄世敏

页面正在加载中,点此刷新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