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A。试车台气动设计参数现场测量验证方法A。0,1,现场测量验证的试车台气动设计参数应包括试车间平均气流速度,试车间进气压力降、发动机进气截面与排气截面之间的静压差 引射系数,并可同时测量试车间截面气流速度不均匀度 试车台空气流量 试车台排气通道内的气流温度等其他气动参数,A 0 2,测量试车间平均气流速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车间气流速度测量截面应在工艺进气道进口截面之前3倍、5倍的进气道喉道直径处,测量截面不应过于靠近进气塔或安装于试车间前部的水平消音装置,整流装置,工作平台等设备。工艺进气道进口截面与水平消音装置或整流网尾缘之间的中点位置也可作为测量截面。2、气流速度测量点在试车间截面上宜布置为5,5的方阵,测量点不应靠近干扰测量的突出物.测量点在测量截面上的布置不宜靠近试车间的墙面。顶棚,地面、3。各点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应作为试车间截面平均气流速度Vavg。A 0 3、试车间进气压力降测量点宜布置在与气流速度测量点相同的试车间截面上 试车间进气压力降测量点数量不应少于3个 所有测量点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应作为试车间进气压力降、A。0,4,测量发动机进气截面与排气截面之间的静压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发动机两侧宜分别布置1组发动机进气截面与排气截面之间的静压差测量点。2、测量点标高应与发动机中心线相同 测量点到发动机中心线与试车间内墙面的距离应相等 3,两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应作为发动机进气截面与排气截面之间的静压差、A,0,5、测量试车台空气流量与引射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车台空气流量应根据试车间平均气流速度与试车时大气密度采用下式计算.式中,WFC,试车台空气流量,kg,s,ρ,试车时的大气密度,kg m3.Vavg、平均气流速度、m,s AFC。试车间截面面积.m2,2 引射系数应采用下式计算.式中,a。引射系数。WE 发动机空气流量,kg,s,A,0。6.试车间截面气流速度不均匀度应根据本标准第A,0。2条规定的试车间气流速度各测量点测量结果采用下式计算,式中 FCDist.试车间截面气流速度不均匀度。Vmax、测得的气流速度最大值、m.s、Vmin,测得的气流速度最小值.m.s,A、0.7,测量其他气动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 试车台排气通道内的气流温度可采用示温片或热电偶测量,温度测量应在发动机最大状态下进行,测量点宜布置在引射筒出口 排气塔底或排气通道出口等位置,在同一位置宜布置多个测量点。各点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应作为该位置气流温度 2 试车间内发动机排气回流宜采用观察飘带或烟雾方法验证。A,0,8。气动参数现场测量结果应与试车台设计数据进行对比.测量报告应给出气动参数验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