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构造要求9,2.1,加固用水泥基材料的选用应能保证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同时应保证加固界面及加固层与复材网格之间能有足够的粘结强度.混凝土结构加固用水泥基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应与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相符。9,2.2,复材网格的可靠锚固需要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本条对加固层的最小厚度做了限制。此外。当修补因盐害而受损的混凝土结构和以防止原有钢筋锈蚀为目的而进行的加固施工时、要在确保原有钢筋有必要的保护层厚度的基础上来决定加厚量 9,2。3.复材网格的可靠锚固需要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本条对最小保护层厚度做了限制,9、2 4 复材网格紧贴被加固构件的表面会导致复材网格与原结构表面的粘结效果减弱 从而导致加固失效,试验表明.采用4mm的间隙即可保证两者具有较良好的粘结。9.2。5。界面处理对加固层能否与原构件共同工作十分重要。应对原混凝土表面凿毛 并涂刷结构界面胶,同时按构造布设配套的复材网格锚固件、9.2 6,复材配套的锚固件一方面能有效辅助定位和临时固定复材网格、另一方面可传递一部分加固层与基层界面的剪应力 有效地提高加固层与原构件的整体性.按照构造要求设置锚固件可以有效避免复材网格端部剥离的发生,9,2.7.试验表明,复材网格的刚性交叉节点均布于混凝土中时,可有效地提升复材网格的锚固性能、其达到同等锚固水平所需的有效锚固长度明显小于复材筋材,为充分发挥复材 网格化。带来的特征优势、要求复材网格产品应在较小的锚固长度下实现有效锚固.一系列试验表明.质量良好的复材网格在锚固三个刚性节点时已可基本保证在混凝土中的有效锚固,9、2、8。本条规定了复材网格的锚搭接方法和锚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