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纤维布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4 2 1、碳纤维.玻璃纤维 芳纶和玄武岩纤维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4,2,2、结构加固用玻璃纤维复材 应使用高强型或无碱型玻璃纤维。4。2.3。单向纤维布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1.纤维布的抗拉强度应按纤维布的净截面面积计算、净截面面积应取纤维布的计算厚度乘以实测宽度.纤维布的计算厚度应为纤维布的单位面积质量除以纤维密度。纤维密度应由厂商提供。并应出具独立检验或鉴定机构的抽样检验证明文件 2,单层碳纤维布单位面积质量不宜小于150g m2,且不宜大于450g m2、3,单层玻璃纤维布单位面积质量不宜小于300g,m2、且不宜大于900g m2、4.单层芳纶布单位面积质量不宜小于250g,m2.且不宜大于650g,m2。5.单层玄武岩纤维布单位面积质量不宜小于300g.m2。且不宜大于900g m2,4,2,4,纤维布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 2。4的规定 纤维布抗拉强度标准值应具有95。的保证率 弹性模量和极限应变应取平均值,4、2 5,复材板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1,单向复材板的抗拉强度应按板的实测截面面积计算,2 单向复材板的纤维体积含量不宜小于60.4.2,6。单向复材板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6的规定、抗拉强度标准值应具有95,的保证率、弹性模量和极限应变应取平均值,4,2、7,复材筋按表面状态分为光圆筋 螺纹筋及其他表面类型筋,按使用用途可分为非预应力复材筋和预应力复材筋。4。2。8 复材筋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1.复材筋截面可采用圆形,椭圆形.矩形、异形 2。复材筋的抗拉强度应按筋的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应按名义直径计算,对于椭圆截面筋 名义直径为与之截面面积相等的光圆筋直径,3。复材筋的纤维体积含量不宜小于60,4 2。9 复材筋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9的规定、抗拉强度标准值应具有95 的保证率、弹性模量和极限应变应取平均值。4。2。10。复材网格的抗拉强度应按网格的名义截面面积计算、网格的主要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2 10的规定,复材网格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应按本标准附录A的方法测定、4.2,11、复材管和型材可选用单一玻璃纤维复材.碳纤维复材,芳纶复材或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含量不应小于50.4 2,12。复材管和复材型材的力学性能指标应按本条第1款 第5款的试验方法确定,各项强度的标准值应具有95、的保证率。等效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应取平均值.1 复材管轴向和复材型材各主要受力方向材料的抗拉强度,等效弹性模量及泊松比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1447的有关规定执行.2,复材管轴向和复材型材各主要受力方向材料的抗压强度,等效弹性模量及泊松比,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48的有关规定执行,3,复材管的环向抗拉强度和等效弹性模量、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纤维缠绕增强塑料环形试样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1458的有关规定执行.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短时水压失效压力试验方法 GB,T,5351的有关规定、采用水压试验方法执行,4 复材管的轴向压缩强度和压缩弹性模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轴向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5350的有关规定执行、测定时宜在复材管两端30mm范围内对内外两侧粘贴碳纤维布局部加固.5,复材圆管混凝土极限状态时环向和轴向应变标准值 应按本标准附录B的有关规定执行.4。2.13,复材抗拉强度的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ffd 复材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ffk 复材的抗拉强度标准值.N.mm2。γf、复材分项系数.纤维布取1,4,其他复材制品取1 25、γc、复材环境影响系数,应按表4.2,13取值,对临时性混凝土结构、可取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