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2、梁受弯加固8,2,1 加固后构件钢梁的受弯承载力,图8。2,1、应符合下列规定,1,计算钢梁受弯承载力时。复材片材的拉应力设计值σfd、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当x,0,5h时,2.当x。0,5h时 式中,εf,t.达到受弯承载力极限状态时复材的受拉应变、εf r 复材片材极限应变、εf、l,中部剥离破坏时复材片材应变。εf,p.由工字钢梁塑性发展区高度控制的复材片材应变,Ef,复材片材的弹性模量 N mm2。tf、复材片材的厚度,mm。fa,粘结材料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Ea,粘结材料层的弹性模量 MPa h,工字钢梁截面高度 mm。ta,粘结材料层的厚度.mm.x 工字钢梁中性轴高度.mm f,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2。Es.钢材的弹性模量,MPa μh 工字钢梁截面塑性发展高度,系数μ取0。125,t1,h。t2。h三者较大值、γei 复材片材与钢界面的环境影响系数、对室内环境,取1.0、对一般室外环境,γei取1、2。对海洋环境及侵蚀性环境,γei取1 4,2 当工字钢梁在受力状态下粘贴复材加固时。复材片材的应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式中,εs 0,受力状态下工字钢梁受拉翼缘外边缘的初始应变、8 2,2,对受拉翼缘外侧粘贴复材片材进行抗弯加固时.复材片材从其充分利用截面到截断位置的延伸长度Ld,图5、2,6,不应小于 Lf、150。与 Lf 2Le,两者的较大值.其中Lf为复材片材充分利用截面到不需要复材片材截面的距离,Le为有效粘贴长度.可按下式计算 8.2,3 对受拉翼缘外侧或内侧粘贴复材片材进行抗弯加固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有关规定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并应对工字钢梁的整体稳定,工字钢梁翼缘和腹板的局部稳定进行验算,验算中可不考虑复材片材的影响.8。2.4,工字钢梁在受拉翼缘外侧或内侧粘贴复材片材抗弯加固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的有关规定验算构件的变形、验算时应假设复材与工字钢完全共同工作来考虑复材片材对构件刚度的贡献。8.2,5。简支工字钢梁在受拉翼缘外侧或内侧粘贴复材片材抗弯加固时,宜采用下列措施避免复材片材的端部剥离破坏.1 单层复材片材端部宜延伸至支座边缘,多层复材片材可以分层截断,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最外层复材片材截断截面位置应符合本标准第8,2。2条规定 2,在复材片材端部.45,方向各布置一个复材套箍 图8、2。5.该复材套箍的宽度及轴向刚度Eftfbfl不得小于复材片材的宽度及轴向刚度,覆盖钢梁受拉翼缘下表面并延伸包裹至受拉翼缘上表面,8、2.6。对连续工字钢梁、可将两个反弯点间的梁段作为简支梁处理.并将复材片材端部延伸至梁反弯点外。当复材片材为单层时 其延伸到反弯点外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倍的有效粘结长度与150mm的较大值。当复材片材为多层时.复材片材可以分层截断、截断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且最外层复材片材截断截面应延伸到反弯点外的长度不应小于2倍的有效粘结长度与150mm的较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