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砌体墙面内抗剪加固7,2。1,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2011第5、5 1条的说明中指出,砌体抗剪强度并非如摩尔和库仑两种理论随轴压比σ0.f的增大而持续增大。而是在σ0.f,0.0、6区间在增长逐步减慢、当σ0,f。0 6后,砌体抗剪强度迅速下降,在σ0,f,1.0时为0。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5,5,1条的砌体墙受剪承载力计算采用的是σ、f在0 0。8区间内的剪摩公式 即在σ0,f、0,0、8区间增长逐步减慢。当σ0,f、0、8时,砌体抗剪强度已经处于下降段,从理论上说,σ0,f.0,8的墙体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标准公式计算的受剪承载力比σ0 f、0、0。6的墙体受剪承载力安全度有所下降。但仍为标准条文所允许.考虑到本标准与砌体规范的衔接、取σ0.f、0,8时未加固砌体墙的抗剪承载力作为受剪截面的限制条件、7.2.2.粘贴纤维布加固砌体墙的总受剪承载力分为砌体部分的受剪贡献和纤维布的受剪贡献 墙体的受剪破坏模式可能有三种.沿底面水平错动破坏、沿斜裂缝错动破坏以及沿斜裂缝与水平裂缝的复合裂缝错动破坏,当墙面上纤维布条带布置均匀时 墙体的受剪承载力可以由沿底面水平错动破坏及沿斜裂缝错动破坏的受剪承载力两者中的较小值确定.7、2.3、本公式的形式与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剪摩公式相同、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条文说明5,5,1条中指出,修正系数α意在考虑试验与工程实际的差异,并考虑了与抗震标准的衔接,从墙体破坏来说。单剪试验或双剪试验与墙体实际常见的斜裂缝破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如果加固后墙体的破坏形态从斜裂缝剪摩破坏变成底部水平缝错动破坏.则墙体破坏接近于单剪试验或双剪试验的破坏状态、因此剪压复合受力影响系数μ1及修正系数α1都比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5,5.1条剪摩公式中的系数μ及α有所增大.根据国内多家单位的对砌体结构剪压复合受力影响系数μ1及修正系数α1的取值建议、并考虑纤维布加固后砌体墙沿底面水平错动受剪破坏的特点,得到本条计算公式,7、2.3,1。的剪压复合受力影响系数μ1及修正系数α1 7。2,4,本公式的形式与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3。2011第5 5。1条的剪摩公式相同,考虑粘贴纤维布的加固作用还能提高砌体墙本身的受剪承载力、因此引入砌体剪摩提高系数h,试验研究表明.剪摩提高系数随纤维布加固量的增大而增大.纤维布加固率与剪摩提高系数之间的关系离散性较大.本条计算公式是根据编制组的试验研究结果回归得到,经与国内其他单位的试验研究结果进行计算对比 结果也较为理想.7。2.5,沿墙体斜截面破坏时 斜裂缝通常不止一条。分布在沿墙体对角线的一定范围内.为方便计算.假定斜裂缝位于沿墙体对角线两侧固定宽度范围内 对墙面上不同材料,粘贴角度.锚固情况的纤维布条带应分别计算其承载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