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耐火设计5,7,1,由于火灾是小概率事件.火灾下的荷载效应设计值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的荷载偶然组合确定 5.7.2,火灾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强度不断降低 加固构件的承载力也不断下降。当其降低至与荷载效应设计值相等时。即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从受火开始至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所需的时间即为构件的耐火极限,本条给出了耐火极限的定义,同时规定了加固构件的耐火极限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性、规模,用途,层数。火灾危险性和扑救难度等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然后根据耐火等级规定了对承重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以保证火灾下的结构安全,5。7,3。本条规定了构件截面温度场计算方法,1,对于采取防火保护措施的构件.需要先按照附录G。1,5将防火保护层厚度等效为混凝土厚度 2,对于未采用防火保护措施的普通混凝土构件.可以按照本标准附录G 1,3和G.1。4提供的公式计算、5,7、4。本条规定了原有及加固构件火灾下承载力及耐火极限的确定方法 1,参考欧洲规范EN.1992。1、2 Eurocode,2,Design。of,Concrete、Structures、l。2。General,Rules,Structural Fire,Design中提供的500。等温线方法制定了本标准附录G。2,用于计算火灾下原有及加固构件的承载力和耐火极限。2 耐火极限的高等计算方法是对火灾下加固构件进行非线性全过程热一力学耦合分析的方法。其计算步骤为,1,首先进行加固构件火灾下的传热分析、应准确考虑混凝土。钢筋.复材以及防火保护材料的导热系数,比热及密度等热工性能参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确定加固构件的内部温度场.2.基于传热分析结果,进行加固构件火灾下的力学性能分析,充分考虑混凝土.钢筋、复材以及各界面的力学本构模型随温度的劣化规律、3,通过力学性能分析获得构件的高温承载力和位移随受火时间的变化关系。再依据本标准第5,7,2条判断构件的耐火设计是否符合规定 3、考虑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有关普通混凝土梁.柱类构件的耐火极限要求均是基于简支梁、柱的研究成果.为实现与现行设计规范的衔接和过渡,在对无防火保护简支加固梁的耐火极限进行大量数值分析和一定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建立了本标准附录G。3,用于无防火保护时加固梁类构件的耐火极限计算 对于约束梁构件.按简支梁计算得到的梁跨中弯矩和荷载比,γ。一般比实际情况大 这对耐火设计是偏安全的.如何在设计中考虑火灾下端部约束可能对梁类构件耐火极限产生的有利影响,问题比较复杂、相关研究不足 本标准暂不做规定 4 加固构件的耐火极限可按本节的有关规定通过计算确定,但有必要时也可以通过耐火试验确定。需要强调的是。耐火试验应严格按照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GB。T。9978的相关规定进行、特别是 试件应与实际使用时的情况相同、包括所用的材料。加固方法,试件大小规格等。试验荷载应按本标准第5,7,1条确定 或按实际使用情况确定,试件的约束和边界条件应按实际使用情况确定.5,7,5、本条规定了加固构件的三等级耐火设计方法,当加固措施对构件承载力的提升幅度较小时,即等级I,原有混凝土构件达到耐火极限状态时的极限承载力仍然大于加固构件火灾下的荷载效应设计值 此时宜在复材片材表面粉刷一薄层水泥砂浆。约10mm厚.用于阻燃、无须采取其他的防火保护措施、当加固措施对构件承载力的提升幅度较大时,即等级、加固构件在火灾下的荷载效应设计值大于常温下原有混凝土构件的极限承载力。此时需要对复材片材进行防火保护,使其能对加固构件在火灾下的承载力提供足够的贡献、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情况即为等级,此时可允许复材片材在火灾下失去对加固构件承载力的贡献,但仍须对加固构件采用防火保护措施 措施的目的是减慢火灾下原有混凝土和钢筋的温度上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