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厂址选择3,2.1。厂址选择应做到技术上可行、有利于社会稳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当有多个厂址可供选择时,应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后择优确定,3,2、2。厂址选择阶段应重点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1、厂址安全 2.产业战略布局,3,周边环境现状及环境污染敏感目标 4 当地城市规划和工业园区规划。5,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供应条件.6.当地自然条件 7。交通运输条件及原料 产品的运输方案 8.公用工程的供应或依托条件。9,废渣,废料的处理以及废水的排放.10,地区协作及社会依托条件,11,施工建设期间的技术和经济条件,12,未来发展、3,2、3、厂址用地宜选用荒地。劣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位于沿海地区的厂址用地可充分利用已规划的填海区域 3。2。4。厂址应远离大中型城市城区 社会公共福利设施和居民区等环境敏感地区。并宜位于相邻环境敏感地区的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3.2,5,厂址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生产协作条件和生活依托条件的地区,3.2。6,厂址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的地区.宜避开自然地形条件复杂。场地自然坡度大的地区或地段.3,2、7,厂址不应选择在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当不可避免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3、2、8,厂址应选择废气扩散.废水排放和废渣堆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地区。3 2 9 厂址选择应避免造成大量居民区拆迁,确有需要时应进行充分论证.3、2、10 厂址所在地区应具有可靠的水源和电源。3、2。11 厂址宜选择原料输送便捷,市场需求量大,消费能力强的地区 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当以原油为原料时.宜依托有原油储备库.大型油品码头或输油管网的地区,2 当以煤炭为原料,燃料时,宜靠近原煤开采或运输方便的地区。3、2.12.厂址选择应有利于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宜选择性质相近或有协作关系的企业作为相邻企业。3.2 13。厂址选择应符合工厂远期发展规划的要求.3、2.14。改扩建工程应优先在现有厂区内挖潜改造,充分利用闲置的场地和设施,整合土地资源 当需要另外选址征地时,应妥善处理新 老厂区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和依托原有设施,避免重复建设.3,2,15.厂址选择应同时落实水源地。排污口.废渣填埋场、道路.铁路,码头及其他厂外相关配套设施的用地,3,2,16 下列地区或地段不得选为厂址、1、发震断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及以上的地区,2,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国家划定的森林。农业保护及发展规划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 3 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流沙.地面严重沉降或塌陷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采矿塌落、错动区的地表界限内、4,蓄滞洪区。坝或堤决溃后可能淹没的地区,5、危及到机场净空保护区的区域.6、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或矿产资源储备区。7,水资源匮乏的地区。8 严重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地段.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地段和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地段等工程地质条件恶劣地段 9、山区或丘陵地区的窝风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