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4,5,1、动力及公用工程设施应靠近负荷中心布置.4,5,2,动力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燃气、燃油动力设施在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可布置在装置区内。2 以煤为燃料的动力设施宜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且应便于燃料和灰渣的输送和贮存。3,以焦炭产品为燃料的动力设施宜靠近焦化装置布置.4,宜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5.贮煤场和中转灰渣场宜采用密闭仓储存方式 且宜布置在锅炉房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6,应靠近主要高压蒸汽用户。7.应方便外输电力上网,4。5,3.变配电设施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总变电站应布置在便于输电线路进出、不妨碍工厂的扩建和发展的地段.当采用架空输电线时,应布置在厂区边缘地带,2,区域变.配电站应靠近区域负荷中心。3.变配电设施宜布置在易泄漏.散发液化烃及较重可燃气体。腐蚀性气体及粉尘的生产.储存和装卸设施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4。变配电设施宜布置在有水雾场所冬季主导风向的上风侧。5.变配电设施应避免布置在低洼地段。6 变配电设施应远离高温、强振源地段,4 5。4。空分装置。压缩空气站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空分装置 压缩空气站宜布置在空气洁净地段,2 空分设备的吸风口 应远离乙炔站、电石渣场和散发烃类及尘埃的设施、并宜位于上述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其防护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和.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GB,16912的有关规定、3 压缩空气站房宜靠近主要负荷中心,同时应避免靠近散发爆炸性、腐蚀性和有毒气体以及粉尘等有害物的场所、且应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避免西晒,4 有条件时 压缩空气站和空分装置宜联合布置在同一街区内,4 5。5,给水净化设施应布置在靠近原水进厂的方位.4。5,6、化学水处理设施宜靠近主要用户,并应避免粉尘,毒性气体及污水对水质的影响,4。5.7。循环水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靠近用水量较大的用户 避免布置在工艺装置的爆炸危险区范围内,2.应避免靠近火炬、加热炉.焦炭塔等热源体 机械通风冷却塔宜远离对噪声敏感的设施,3,冷却塔宜布置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开阔地带,当机械通风冷却塔单侧进风时,进风面宜面向夏季主导风向.双侧进风时进风面宜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4.应避免粉尘和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影响水质,5、冷却塔不宜布置在邻近的变配电所、露天工艺设备 铁路 主要运输道路冬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6 冷却塔与其他相邻实体建、构。筑物。高挡墙等的净距不应小于冷却塔进风口高度的2倍、7.冷却塔与其他建、构 筑物,设备等设施的距离不宜小于表4、5,7中的数值。同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的有关规定 表4 5、7。冷却塔与其他建。构。筑物 设备等设施的距离、m,注,1.表列间距除注明者外.冷却塔自塔外壁算起。建,构、筑物自最外边轴线算起,露天生产装置自最外设备外壁算起,变电所自室外变.配电装置最外构架边缘算起、堆场自场地边缘算起。铁路自中心线 道路自路边.围墙自中心线算起。2、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在0,以的地区 冷却塔与室外总变电所和道路之间的距离 可按表列数值减少25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在.20。以下的地区、除室外变 配电设施和散发粉尘的场所外,冷却塔与相邻设施的间距,应按表列数值增加25,当设计中规定在寒冷季节冷却塔不使用风机时、其上述间距不增加 3.下列情况冷却塔与相邻设施的间距可减少25、1,车间或装置的室外变,配电所与冷却塔之间的距离 2。总处理量小于8000m3或收水设施较好的冷却塔、3。在改建 扩建工程中.当受条件限制时、4,循环水场内的建,构.筑物与冷却塔之间的距离不受本表间距限制、5 设施专用小型冷却塔与设施之间的距离不受本表间距限制 4,5,8、制冷站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靠近负荷中心,2。宜布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段 避免靠近热源和人员集中场所。3、宜位于散发腐蚀性气体.粉尘的生产、储存和装卸设施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4、附有湿式空冷器的制冷站.不宜布置在受水雾影响易产生危害的设施的全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4,5 9、污水处理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位于厂区边缘或厂区外地下水位较低处,2。应靠近污水排放出口的地段,3.应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4,5,10.事故存液池及雨水监控池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靠近污水处理场,2 应位于地势相对较低处,3,宜靠近大型储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