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基本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10 4、1.本条列出了不同监测类别的变形监测方法,具体应用时 要根据监测项目的特点.精度要求 变形速率以及监测体的安全性等指标综合选用.本次修订增加了一些新的观测方法和物理的监测方法、10、4 2.10,4,3,三角形网、交会法。极坐标法是水平位移观测常采用的方法 10。4.4 本次修订新增自由设站法在变形监测项目中的应用,10.4。5。视准线法主要用于单一方向水平位移测量、本条给出了作业的具体要求,若视准线长度为200m。则在30,范围内,斜距和垂距的差异对位移的影响可忽略 10 4 6,引张线法适用于单一方向水平位移测量 其主要构成和要求说明如下 1.引张线分为有浮托的引张线和无浮托的引张线。引张线由端点装置 测点装置 测线及保护管等组成、固定端装置包括定位卡,固定栓,加力端包括定位卡,滑轮和重锤等。要求对所有金属材料做防锈处理.或重要部件如V型槽,滑轮等要求采用不锈钢材制作,2,有浮托的引张线的测点装置包括水箱、浮船,读数尺及测点保护箱,无浮托的引张线则无水箱 浮船 3、测线一般采用0,8mm。1,2mm的不锈钢丝,测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所选钢丝的极限拉力应为所需拉力的2倍以上、40kg,80kg的拉力适用于200m,600m长度的引张线、10,4.7,正.倒垂线法是大坝水平位移观测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也用在高层建筑物的主体挠度观测中。对正倒垂线的主要构成和要求分别说明如下,1,正垂线由悬线装置,不锈钢丝或不锈因瓦丝 带止动叶片的重锤、阻尼箱,防锈抗冻液体.观测墩 强制对中基座、安全保护观测室等组成,悬挂点要考虑换线及调整方便且需保证换线前后位置不变,观测墩通常采用带有强制对中底盘的钢筋混凝土墩。必要时还需建观测室加以保护,不锈钢丝或不锈因瓦丝的极限拉力要求大于重锤重量的2倍。在竖井 野外等易受风影响的地方 需设置直径大于100mm的防风管 重锤重量一般按下式确定。式中,W.重锤重量,kg,L、测线长度,m,2.倒垂线由固定锚块.无缝钢管保护管。不锈钢丝或不锈因瓦丝,浮体组 浮筒。防锈抗冻液体,变压油.观测墩.强制对中基座,安全保护观测室等组成 钻孔保护管使用经防锈处理的无缝钢管.壁厚在6,5mm 8mm,内径大于100mm、观测墩通常采用带有强制对中底盘的钢筋混凝土墩.必要时还需建观测室加以保护,不锈钢丝或不锈因瓦丝的极限拉力要大于浮子浮力的3倍、浮体组采用恒定浮力式或非恒定浮力式,浮子的浮力一般按下式确定,式中,P。重锤重量、N。L.测线长度 m。10 4,8,激光测量技术在变形监测项目中有所应用,基于安全的考虑 要求在光路附近设立安全警示标志、10。4 9。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形测量、特点,能够用于沉陷.挠度.高边坡 滑坡,倾斜和隧道收敛等变形监测,由于该技术不具备高精度单点测量特点。所以在监测方面 只能用于低精度的监测项目。根据当前仪器情况。通常用于四等垂直位移监测和三等 四等水平位移监测.且要求采用强制对中装置、测站间点云配准会造成误差累积 使点云测站相对精度降低,故要求点云的配准次数不超过4次.该技术为本次修订新增内容,10。4,11 本条给出了静力水准测量作业的具体要求,取本标准表10,3。3中水准观测每站高差中误差系列数值的2倍、作为静力水准两次观测高差较差的限值,取本标准表10,3,3中水准观测的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作为静力水准观测的环线及附合路线的闭合差.静力水准测量仪器的种类比较多。作业时需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手册进行测量,10、4.12、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用于较低精度、三、四等,的垂直位移监测,10、4 13、本条给出了主体倾斜和挠度观测的常用方法和计算公式.对其中电垂直梁法说明如下 1,电垂直梁法的设备是由安装在被监测物体上的专用支架.加工。专用电垂直梁倾斜仪传感器.专用电缆、读数仪等组成。2、安装电垂直梁倾斜仪传感器的支架时.需注意仪器的有效测程 3 用专用电垂直梁倾斜仪传感器直接测量被监测物体的相对转角时,要根据结构的几何尺寸换算出被监测部位的位移量.4。电垂直梁法观测的技术要求按产品手册进行 10.4,14.裂缝观测主要是测定监测体上裂缝的位置和裂缝的走向.长度、宽度及其变化情况.是变形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裂缝的变化情况可局部反映监测体的稳定性或治理的效果,裂缝观测要细心进行、尽量减少不规范量测所带来的影响,10。4,15、自动跟踪测量全站仪是全站仪系列中的高端产品,在大型工程中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反射片通常用于较短的距离测量、其精度能够满足普通精度的变形监测的需要 鉴于变形监测的重要性.要求数据通信稳定 可靠。故数据电缆以光缆或专用电缆为宜.10、4、16 摄影测量是变形监测较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无论是对单体建筑物的变形监测,还是较大面积的山体滑坡监测 都有所应用.为了使用方便.本次修订增加编写了摄影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其他相关规定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摄影测量规范,GB,50167执行 景深浅指焦平面上的物体是清晰的.其余则是模糊虚幻的 摄影测量通常要求景深要深,规模较大的监测项目是指监测体是成群连片的,需要采取多个摄站才能拍摄完成的项目 10 4 17.卫星定位RTK技术主要适用于变形量大、需要连续监测,实时处理数据。即时预报的监测项目,10,4,18,应力,应变监测属于物理监测方法,10、4、19,关于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用于变形监测说明如下。1、地基雷达干涉测量设备是目前变形监测仪器中的最高精度,国内已有较多单位在应用、该技术要求为本次修订新增内容、2、该技术能够用于探测目标微小变形、精度能够达到亚毫米量级,3、地基雷达干涉测量设备,按其成像原理和数据特征能分为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地基真实孔径扫描雷达和地基雷达干涉仪,地基合成孔径雷达和地基真实孔径扫描雷达采集目标区域二维雷达影像 测定区域内各像元在雷达视线向的变形分量 能够用于自然边坡 人工支护边坡。露天煤矿、大坝坝体.危岩体和滑坡等区域性地表或结构变形测量、地基雷达干涉仪采集线形结构目标一维复矢量数据 能够以较高的频率测定各像元在雷达视线向的变形分量,能够用于桥梁,高层建筑和塔柱等线形结构环境振动变形测量与结构模态分析,4.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数据处理模式分为连续性变形监测数据后处理.周期性变形监测数据后处理和准实时变形监测等.5.将主要监测目标置于雷达波束最优辐射区域内的要求是为确保雷达回波信号强度,6,选择雷达波束辐射范围内稳定区域是确定测量基准的需要,要求选择稳定的基岩体或前期监测分析时已确定的稳定区域、7,监测目标要具有较好的后向散射能力。如裸露的岩体,混凝土结构和干燥的土体等.人工角反射器等协作目标是为增强回波信号、能用直接计算分析角反射器位置处的变形代替监测对象的变形.角反射器规格大小根据雷达分辨能力合理确定。其大小不能过大以降低旁瓣效应影响.8。设备启动后要有预热时间是为保证采集的影像数据具有稳定的热噪声,且要求舍弃初始5景,10景影像 9、连续性准实时变形监测中要求在监测系统设计时加快高相干点目标选取和干涉处理的速度。是为了达到快速提取变形的目的。10,对于连续性变形监测的数据后处理,由于相邻影像采集时间间隔较短,因此。可采用时域相位差分方式计算变形序列,11.用于地理编码的外部地形数据主要有DEM,扫描点云等 12.环境因素对雷达影像数据的影响主要指雷达电磁波传播路径气温。气压和湿度变化等.13、主要变形区域是指变形量最大的变形核心区域,14。回波信号强度较弱是指雷达无法连续有效接收回波信号,出现时断时续的情形。10。4。20。光纤光栅传感器监测技术为本次修订新增内容.光纤光栅传感器采用光作为信息载体、用光纤作为传递信息的介质.兼具光纤及光学测量的特点,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耐腐蚀,精度高 反应灵敏,能实时自动监测的特性、能用于土木工程中的应力,应变。形变,位移,沉降,倾斜等,水位,温度,压力 振动,加速度。倾角等的监测,变形敏感区域通常指监测体上易产生变形,且变形量最大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