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装置内布置6,3、1,天然气液化工厂装置内的设备,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与石油化工企业装置内的设备 建筑物的相似,表6,3,1主要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 50160,并结合天然气液化工厂设施实际情况和装置特点而制定的。6 3 2、露天或半露天布置 设备通风条件良好。便于可燃气体扩散.受自然条件限制。是指建厂地区属于风沙大的地区或雨雪多的严寒地区。工艺装置的动设备如压缩机,泵等受自然条件限制的设备可布置在室内.半露天布置,包括敞开或半敞开式厂房布置.6.3。3、当甲类装置的设备,建筑物区的占地面积大于10000m2时,用道路分割为面积较小的区域 一是考虑方便日常管理.维修、二是考虑在事故状态下方便人员疏散 方便消防车辆及抢险人员及时进入现场,防止事故蔓延扩大,面积过大不利于抢险作业及消防车辆通行,6,3,5 为了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漫流使事故扩大化。装置内地坪竖向设计应坡向导液设施 火灾事故时工艺装置区的消防喷淋水可能含有少量的油污 地坪竖向设计应有利于收集。6 3、6、装置的控制室。机柜间,变配电所等为装置的重要设施、且其中的电气设备可能是点火源,因此其与可能发生泄漏的甲,乙类设备的房间不应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6.3。7、装置的控制室,化验室是装置的重要设施,是人员集中的场所 为保护人员及生产运行的安全,从集中控制理念出发。提倡全厂统一考虑设置。6,3,8。本条对机柜间,变配电所装置内的布置作出了规定.1。装置的控制室、机柜间、变配电所是装置的重要设施、为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行 要求将其布置在装置边缘、2、本款规定的 应高出室外地坪不小于0。6m.是指爆炸危险场所附加2区的建筑物高度范围,附加2区的水平范围是距释放源15m,30m的范围、3、本款规定是为了在装置发生事故时能有效地保护室内设备及人员安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不燃烧材料实体墙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防火墙的定义要求的,6,3。9、控制室,化验室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 且室内电气设备一般为非防爆电器 若安装可燃介质的在线分析仪器。一旦设备或管道发生泄漏可能引起安全事故,6.3 10、在线分析仪表间靠近取样点布置 是为了确保能实时准确的分析和检测 6.3,12.天然气液化工厂中的明火加热炉一般包括天然气加热炉和导热油炉,属于明火设备。在正常情况下火焰不外露 不可能发生火花散发情况.但在不正常情况下可能向炉外喷射火焰、如遇泄漏后扩散的可燃气体也可能发生爆炸和火灾,如将其分散布置在装置内.必然增加发生事故的概率 另外。天然气加热炉和导热油炉距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设备均要求有较大的防火间距、如将其分散布置必然会增加装置占地 所以宜将加热炉集中布置在装置的边缘,可燃气.液化烃或和可燃液体设备如大量泄漏,有可能扩散至加热炉而引起火灾或爆炸.因此规定明火加热炉应布置在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6、3 13,燃料气分液罐.燃料气加热器等为加热炉的附属设备,但又存在泄漏危险 故作此规定、6、3、14,天然气液化工厂的装置储罐 组,的储存介质主要是液化烃.可燃液体辅助产品及制冷剂,储存量通常均较小.为了满足工艺要求.平衡生产。减少能耗和投资.方便生产管理,在装置储罐总容积满足本条第1款.第2款规定时.允许将其布置在装置内或装置的边缘、对装置储罐储存总量和单罐容量进行限制,其要求比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160的有关条款更严格,是因为天然气液化工厂装置储罐储存的液化烃,可燃液体辅助产品及制冷剂存量通常较小,更主要是为减少影响装置生产的不安全因素,减少灾害程度,确保安全。装置储罐组属于装置的一部分。考虑到对装置储罐组总容积已有所限制 装置储罐组的专用泵仅要求布置在防火堤外,其与装置储罐的防火间距不限.6、3 16,本条对可燃气体压缩机的布置及厂房的设计作出了规定,1。可燃气体压缩机是容易泄漏的旋转设备 为避免可燃气体积聚 故推荐布置在敞开或半敞开厂房内。2.本款是针对所有压缩机而言,3.4。强调防止可燃气体积聚。6,3,17,本条对液化烃泵。可燃液体泵的布置作出规定 1,为避免可燃气体积聚,推荐采用露天 半露天布置 半露天布置包括敞开式或半敞开式厂房布置、液化烃泵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较高。应尽量避免在其上方布置甲 乙、丙类工艺设备.2,液化烃泵泄漏的可能性及泄漏后挥发的可燃气体量都大于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故规定分别布置在不同房间内、6,3、19,介质为液化天然气及甲类制冷剂的环境气化器,远程加热气化器均属于甲类工艺设备 整体式加热气化器视为有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与厂内其他设施的防火间距执行本标准表5.2 1的有关规定,甲类气体、如液化天然气的蒸发气、的加热器布置也可按本条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