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源 更多>
3,3,水域穿越3、3.1,穿越工程应获得设计所必需的水文资料.穿越水域上,下游建有对工程有影响的水库时,应取得通过水库防洪调度后的设防洪水及冲淤资料.位于库区的工程,还应取得库岸再造影响范围资料。3 3 2,选择的穿越位置应符合线路总体走向,应避开一级水源保护区,对于大,中型穿越工程 线路局部走向应按所选穿越位置进行调整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穿越位置宜选在岸坡稳定地段。若需在岸坡不稳定地段穿越、则应对岸坡作护岸,护坡整治加固工程.2,穿越位置不宜选择在全新世活动断裂带及影响范围内,3.穿越宜与水域轴线正交通过,若需斜交时,交角不宜小于60 采用定向钻穿越时、不宜小于30,3,3,3,水域穿越工程应按表3,3 3划分工程等级 并应采用与工程等级相应的设计洪水频率 桥梁上游300m范围内的穿越工程。设计洪水频率不应低于该桥梁的设计洪水频率,表3。3,3、水域穿越工程等级与设计洪水频率3,3,4 对于季节性河流或无资料的河流。水面宽度可按不含滩地的主河槽宽度选取 对于游荡性河流.水面宽度应按深泓线摆动范围选取。若无资料,宜按两岸大堤间宽度选取 若采用挖沟法穿越.当施工期水流流速大于2m。s时。中小型工程等级可提高一级.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可提高工程等级.3,3、5、穿越管段可采用挖沟法埋设,水平定向钻法敷设.隧道法敷设形式,大中型穿越工程应作方案比选、3、3。6。穿越长度和埋深应符合下列要求。1.穿越长度宜涵盖设计洪水淹没范围,主河道的穿越长度应包括两岸防洪堤,并满足堤防保护的距离要求 当两岸无防洪堤时.主河道的穿越长度应根据管道使用期间可能的河床摆动范围确定 2、当两岸设有防洪堤坝及规划防洪堤坝时,穿越的起始位置及堤下埋深应满足水利主管部门规定,3,当工程建在水库泄洪影响范围内时,穿越管段埋深应综合泄洪时的局部冲刷及常规泄水的清水冲刷深度确定,4,新建或规划库区内的穿越工程.穿越长度和埋深应满足库岸再造作用后的稳定性要求、3。3。7.穿越管段与公路桥梁 铁路桥梁 水下隧道并行敷设的最小距离应根据穿越形式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采用开挖管沟埋设时、管道中线距离特大桥,大桥。中桥 水下隧道最近边缘不应小于100m.距离小桥最近边缘不应小于50m。2,当采用水平定向钻穿越时、穿越管段距离桥梁墩台冲刷坑外边缘不宜小于10m、且不应影响桥梁墩台安全 距离水下隧道的净距不应小于30m.3,当采用隧道穿越时,隧道的埋深及边缘至墩台的距离不应影响桥梁墩台的安全,管道隧道与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净距不宜小于30m,4。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协商确定。3.3,8、水域穿越管段与港口,码头。水下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当采用大开挖穿越时不宜小于200m 当采用定向钻穿越。隧道穿越时不宜小于100m.3。3。9。当采用水平定向钻或隧道穿越河流堤坝时 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措施控制堤坝和地面的沉陷、防止穿越管道处发生管涌.不应危及堤坝的安全,水平定向钻入土点,出土点及隧道竖井边缘距大堤坡脚的距离不宜小于50m。3,3。10,穿越通航的水域,管段的埋深应避免船锚或疏浚机具对管道的损伤,两岸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内河交通安全标志,GB 13851的有关规定设置标志,3.3 11。当穿越管段区域河道内有对河床的形态及地质条件产生影响的挖砂.采矿活动时.管道的穿越长度,埋设深度应位于影响范围以外。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3 3 12,通过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的水域大型穿越工程,输油管道在两岸应设置截断阀室 截断阀室应设置在便于接近、不被设计洪水淹没处 输气管道在两岸可不设截断阀室、3.3.13、挖沟法穿越管段、不应在设计洪水位浸淹范围内设置锚固墩,3.3 14.地震时易发生土壤液化的开挖法穿越管段、不宜将穿越管段沟埋在液化层内。确需埋入液化地层内时。应采取换土,软体排.土工布袋压载措施,不应采用混凝土马鞍型压重块稳管,3,3,15.穿越沼泽地区。应根据不同的沼泽类别采用支架法,换土法。砂桩加固法.填石法.预压法或筑堤法敷设穿越管段、
批注书签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