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山岭 冲沟穿越3.4,1,油气输送管道山岭隧道与公路。铁路山岭隧道相交时的竖向距离、结合交通隧道邻近建设的经验.以及近年来西气东输二线 川气东送管道,中缅油气管道与公路、铁路隧道相交叉的经验。在两倍洞径的距离完全可以保证隧道的稳定性。采用30m净距是较为安全的,同时应考虑隧道施工中的岩石爆破震动速率、经过涩宁兰输气管道的爆破试验证明,当爆破震动速率不大于14cm,s时、对输气管道不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设计中尚应控制爆破的振动值 3、4。2.输油管道在翻越山岭时。有时需要设置泵站提高扬程以翻越沿线的高点。采用隧道穿越山体可以有效降低沿线的高程,可能减少泵站数量,这是液体管道输送系统的优化。所以 选择隧道穿越的高程应满足输送工艺要求 3、4 3 泥石流对地面建筑物或浅埋构筑物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泥石流的上游侵蚀区和中游流通区的强烈冲刷会对埋地管道产生损毁,而在出口堆积区能形成相对稳定的,破坏力小的区域 该区域会有大量的堆积物,本条的规定利用了泥石流沟特性而制定,管道在泥石流堆积区适当深埋、或在管道上方设置排洪构筑物.都是有效的做法、3、4、4,有些近期的扩展的冲沟或者黄土湿陷性大的冲沟、往往因为施工扰动.再加之后期雨水冲蚀,易形成新的滑坡,危及已埋设管道的安全。本条规定应选择岸坡稳定的地段穿越冲沟。避开可能有地质灾害产生的地段、3.4,5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水是造成黄土沉陷 边坡坍塌。形成冲沟的根本原因、为了确保穿越黄土冲沟管段的安全 本条规定了沟顶截排水。沟坡防护。沟底稳管的措施,3。4,7。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冲沟中,当地居民在沟谷中修建一些淤土坝,经若干年后就会淤积成小片平地。淤起后向上游再筑坝淤地.经过数年乃至数十年后形成一级一级的阶地。作为农田耕种。管道经常穿过此类地段 有的部分由于土层淤积时间短,土质尚未固结稳定。管道下沟回填后,遭遇强暴雨时,有可能将土坝冲毁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危及管道安全,管道应尽可能避开此类地段.如难以避开、应加强水工保护等安全措施,3。4、8.对场地条件许可 地层条件适合于定向钻,顶管隧道施工的.一般是黄土,软岩等地层、也可以采用定向钻,顶管隧道.人工开挖巷道的方法穿越山体、冲沟.特别是黄土冲沟穿越,上述方法相对开挖穿越可以大量减少穿越难度。有利于自然地貌的保护和管道的安全性.定向钻穿越山体仅仅在地层条件非常均匀的土壤或软岩中才适用.当勘察深度不足或地层变化较大时存在较大风险.应慎用 3,4.9、狭窄的冲沟内山洪发生时流速较大,冲刷深度大 管道顺沟敷设容易受到洪水冲蚀,一般应避开狭窄的冲沟 如确实不能避开,设计应进行详细的资料调查,根据冲刷及下切深度 确定合理的管道埋深,并增设防止冲刷下切的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