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衔接段隧道结构12 4,4,隧道主体结构除按设计沉降缝,变形缝 分成若干施工段外。为减少温度裂缝。每施工段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纵向分段施工,施工分段长度宜为15m 25m。施工分段之间应按施工缝处理在隧道主体结构上设置止水钢板等防水构造措施,跳段法施工也称跳仓法施工,既可加快施工进度、又可延长相邻施工分段间的时间间隔。相邻施工分段间的时间间隔宜在14d以上 并且愈长愈好 后浇带是国内外通用的减小混凝土收缩不利影响的有效方法、在隧道两个相邻的施工分段之间设置长度约2m的后浇带、后浇带内钢筋不断开。后浇带混凝土一般比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 并添加微膨胀剂,12.4,7、隧道侧墙混凝土在终凝后的收缩过程中。受到第一次浇筑底板混凝土的强大约束.是导致隧道侧墙温度变形裂缝产生的重要条件 底板与立墙、立墙与顶板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越长,该约束力越大 为尽量减少明挖隧道侧墙温度裂缝的出现频率,本条规定时间间隔不宜大于7d 而且时间间隔越短越好、12、4,8,侧墙温度裂缝是隧道结构最常见的裂缝危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一直在探求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王铁梦教授在.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中提出了 抗。与、放。的混凝土设计施工准则、其主要内容是 在结构形式的选择方面。采用微动。滑动提供,放、的条件,在材料的性能方面,采用提高抗拉强度 抗变形能力及韧性等提供、抗,的条件,在具体工程中建议采取,抗、与 放。组合,12.4、9 隧道工程的防水原则应是 结构自防水为主,辅助防水措施为辅.刚柔并济 多道防线 结构自防水施工质量的控制是隧道防水的关键、隧道沉降缝、施工缝,边角位,模板对拉杆。穿墙管,抗拔桩等位置应做好细部防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