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管节安装10。1.一般规定 浮.运10 1,3.为了保证管节浮运,沉放 对接顺利进行,施工前必须收集有关的基础资料.包括 1 管节沉放期间的天气预报,天气。晴天.阴天或雨天,风向。风力,风速,温度,相对湿度等,2,水文资料 历史最高水位,最低水位以及推算的设计基准期内的最高潮位。最低潮位、3.水流流速.涨急最大断面流速、最小断面流速,平均断面流速以及落急最大断面流速,最小断面流速 平均断面流速,4 涨急平均流向、5 隧址处的水重度。管节浮运应尽量选择在风平浪静的气象条件下,以降低波浪对管节浮运的影响、浮运前在管节两端设置端封墙.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进行调平,并安装必要的附属设施 包括系缆柱 缆绳导轮等,10.1、4 由于管节体积巨大.重量大,惯性大。浮运时其底部或侧面可能会遇到障碍物。造成事故,为杜绝事故发生,必须调查航道条件、清除浮运路线上的障碍物、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10。1、6、管节自重 含舾装件.与浮力的比值称为抗浮系数。管节下沉前的抗浮系数小于1 即管节在浮运及下沉前是靠自身的浮力浮于水面的.管节是,自浮,的。但有些工程.例如港珠澳大桥.的管节在浮运时抗浮系数大于1、是靠安装船吊住浮于水面 即管节是、吊浮.的,但是浮运过程中.必须满足竖向力平衡和力矩平衡两个条件,10.1、7,为保障浮运安全 管节浮运前干舷值应在100mm,250mm间取值,这一取值范围是根据大量施工经验和有关计算结果确定的.10。1 10,管节内部的各项设施包括水泵、闸阀,压舱水箱,管路系统、垂直千斤顶,油压系统、通信联络系统 测量定位系统及远程监测系统等.管节外部的各项设施包括止水带.管面舾装件等.沉放对接10,1、16.管节对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当管节前端与暗埋段 或已沉管节、距离5m.轴线位置正对时,则停止调整并把缆绳收紧,随后向管内压载水箱注水、当注水重量大于管节浮力时管节会慢慢下沉、测量员对管节进行观测。并报告给指挥员指挥吊缆将管节缓慢放沉、其后将管节的纵向调至设计坡度.同时调整管节轴线.管节慢慢往前移。2 当管节前端距已沉管节 或暗埋段,2m、沉管底部与已沉管节.或暗埋段、顶面高度为1m时.潜水员下水检查两管节间距和高度是否与测量员所测数据吻合、如果不吻合,则测量员应对有关数据计算复核,检查仪器数据输入或操作过程是否有误 潜水员继续量度相关尺寸.直至测量结果与潜水员量度尺寸吻合为止,之后重复上一个动作、管节继续下沉和前移并调整轴线 3,当管节前端与已沉管节 或暗埋段,之间还有1、5m。沉管底离基槽面高度还有1m时,潜水员检查接头情况。并清除接头垃圾杂物,清除完毕后,总指挥根据测量员所测数据继续指挥管节慢慢前移,测量员不断对管节的里程 轴线.标高进行观测、4 当管节GINA止水带与已沉管节、或暗埋段.距离400mm。高度300mm时.潜水员应检查管端之间距离,高度及两侧以及管尾垂直千斤顶与垫块位置,高度、检查无问题之后,指挥员指挥吊船吊缆同时下降 使管头鼻托接触和管尾垂直千斤顶搁在支承垫块上,随即安装两个拉合千斤顶,检查GINA止水带 测量员.潜水员密切监测管节变化.拉合千斤顶开始达到初步止水、随即结合腔排水进行水力压接 直至压接完成 10。1.17 能见度是一项综合指标。由大气湿度,云高,温度、灰沙尘。雾气决定。它对观察测量精度有较大影响.会影响水面施工的安全、沉放时间宜安排在流速较小的时间段内,使管节不至于在水流作用下发生难以控制的情况和接头及GINA止水带损坏、10、1,21 管节内部的各项设施包括水泵、闸阀。压舱水箱,管路系统.垂直千斤顶,油压系统、通信联络系统.测量定位系统,远程监测系统,通风系统以及临电等 10 1.22。各阶段压载水量,需根据起浮后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际的水重计算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