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人工地基与桩基础9,3,1、应根据地质条件 地基设计 水文 气象条件 周围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正式施工前.宜进行工艺性试验,9,3.2,排水固结地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竖向排水体。排水垫层 堆载材料规格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2,根据具体的施工工序和工法调整竖向排水体布置时,施工范围不得小于设计给定的范围 排水体数量间距相对均匀且不应小于设计值,3。排水垫层断面平均轮廓线不得小于设计断面,平均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 4、堆载料覆盖范围不得小于设计要求范围.堆载满载验收时标高不应小于设计标高。5。应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能力,潮位和波浪影响确定抛填堆载料分层和分段施工顺序,并应根据水深。水流和波浪等自然条件对堆载料产生漂流的影响确定施工船舶的驻位 6 应根据施工监测等评估预压效果和卸载时间,9.3,3。换填地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照设计边坡坡率开挖。开挖至设计深度时应检查地质条件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2,换填地基施工应在基槽开挖到位后尽快实施、各工序合理衔接.流水作业.尽量缩短间隔时间、3,换填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及现行相关标准.并按现行标准检验,4.换填地基应根据设计要求。施工能力 潮位和波浪影响确定分层和分段施工顺序。并应根据水深、水流和波浪等对换填材料产生漂流的影响确定施工船舶的驻位.5.换填地基夯平应分层 分段实施,每层夯平后的厚度不宜大于2m,分段夯平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6 大面积水下夯平前宜按夯平层所处不同地层及水深条件分别开展典型施工试验,分段确定夯平的技术要求指标 7,分层施工的换填地基上下层接触面间回淤沉积物厚度不应大于设计要求,8,换填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边坡稳定性监测,9.3、4.砂桩。碎石桩复合地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桩 2、宜由外侧向内侧施工、3,根据具体的施工工序和工法调整桩位布置时。复合地基的施工范围不得小于设计给定的范围、置换率不小于设计值且桩间距相对均匀、4、应采取措施保证砂桩。碎石桩的直径、垂直度,桩顶桩底标高。桩身密实度等、5。应将隆起部分清除、9,3.5。预制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打桩前应制订合理的施打顺序和技术措施,应分段跳打,对称施工.2.锤击沉桩时。锤型应根据地质。桩身结构强度.桩的承载力和锤的性能选择 并结合施工经验或试桩确定、3、基槽开挖完毕后,应根据地质,坡度 水流,基槽深度及施工要求等情况、间歇一定时间后沉桩 4、应采取措施减少外露长度,并及时截桩、5.沉桩过程中应观测岸坡及邻近建 构。筑物的位移和沉降 6,预制桩顶与管节底板的接触构造施工应满足设计要求 9,3.6 复合地基施工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 T.50783和,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的强制性规定,9,3。7,桩基施工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桩基规范 JTS,167。4和、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