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渗透系数8,2,1 8.2,2,稳定流抽水试验,包括带观测孔和不带观测孔两种,是目前勘察工程中求解渗透系数最常用的试验方法、对于不带观测孔的抽水试验、往往出现计算出的渗透系数不是常数且比实际数值偏小的问题 这除了由于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实际水文地质条件不符外。还和抽水时出现的以下三种状况有关 1,孔壁及周边含水层中产生了三维流和紊流.2 因孔壁和滤水管壁对地下水流的阻力造成的地下水能量损失。3。因地下水流在含水层中以近似水平运动转化为在滤水管中垂直运动造成的地下水能量损失。2 3两种能量损失又称孔损。以上三种状况.造成在抽水孔内观测到的水位下降值 明显大于抽水试验求参公式所要求的水位下降值。消除以上状况增加的水位下降值。不论在实际操作上或理论计算上 都是困难的.而用带观测孔的抽水试验观测资料,则能较容易地消除以上影响,若用抽水孔的水位下降资料计算时。则需尽可能消除上述三种状况对水位降造成的影响后,再进行计算。8、2,3,本条所列是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渗透系数的泰斯公式和雅可布公式、可是在自然界.完全符合上述公式条件要求的抽水试验并不多见。这是因为含水层中地下水总是具有补给.径流排泄的形成过程,因此在作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时。如果时间足够长,动水位往往可以达到稳定。也即在抽水影响范围尚未到补给边界前达到稳定、因为即使不存在越流补给,仅上游来水补给范围扩大到一定断面。使得该断面的地下径流量等于抽水量时即可稳定,此时地下水流场便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因此选用公式时应分析含水层特征.抽水实验状况等与公式的适用条件是否相符,试验操作过程尽可能依公式要求进行 另外,同稳定流抽水试验一样,还应考虑抽水孔周围三维流和紊流及井损等对抽水孔水位降的影响、8、2 4,本条指的越流补给是限定在相邻弱透水层弹性储量的释放忽略不计和上复补给层具有常水头的汉土士拐点计算公式.现实情况要比上述条件复杂得多,如同一含水层上游来水的补给以及下伏含水层的顶托补给等,这些都是应进行考虑的 总之。在采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渗透系数时、选用公式应考虑不同的补给类型.边界条件及含水层的延迟释水等。尽力做到所选公式与勘察区的条件相符.这样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8 2。5、本条所列公式均为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公式,尤其是当停止抽水前动水位已稳定时,是假定有越流补给的汉土士拐点计算公式、8、2.6,在勘察工程中。只有在现场施工条件不良。含水层埋藏过深等特殊原因而难以正常进行抽水试验 或有特殊要求时才会实施 在实施中应采取措施消除待测试含水层以上各含水层,透水层,对施工.试验和计算造成的影响 这些公式均为近似公式。8,2、7,霍斯列夫公式,8。2,7 5、的应用条件之一是,q.10lu,其透水率q与单位吸水量的表达式,8、2,7、3、是一致的.只是式中符号P的单位、含意不同、前者为MPa,后者为压力水柱的高度m、透水率q、是当试验压力为1MPa时.每米试验段的压入流量,l.min、其单位为吕荣。lu、单位吸水量ω,是在单位水头压力.10kPa,下、单位长度试验段每分钟所吸收的水量、单位是。l。min m2,在岩体地层中压水试验的计算中.我国多采用单位吸水量ω,1lu相当于0,01l,min。m2。而国际上多采用透水率q。我国部分部门采用.8.2,8、同位素示踪测井是与传统的抽水试验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原位测试方法。它省去了消耗大量动力的抽水排水等环节,是一种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活.适用条件广、耗时短 成本低,如果和传统的抽水试验成果相互配合使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