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水文地质钻探5.1,勘探线、钻孔的布置原则5 1、1.水文地质钻探工作的布置,应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勘察目的。在综合分析和研究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物探以及既有勘察资料的基础上。按下列因素确定 1 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2、需水量和勘察阶段,3。保护环境.少受干扰,不受破坏、4,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5,1。2,钻探工作应查明下列内容。1、含水层的岩性.厚度。数量 埋藏深度.分布范围及边界条件,2。地下水的水力性质.水位,流向、水力坡度,3.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4.含水层和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5,含水层的渗透性能,6、基岩裂隙,溶洞的空间位置及发育程度,5、1.3、宽度小于5km的山间河谷。冲积阶地内的勘探线布置。应垂直地下水流向或地貌单元、对傍河或河床下取渗透水时,应结合拟建取水构筑物类型布置垂直和平行河床的勘探线.5。1.4,冲洪积平原和宽度大于5km的阶地等地的勘探线布置,应垂直地下水流向,5.1,5 冲洪积扇地区的勘探线。应在富水地段沿扇轴的垂线布置。5,1,6、滨海沉积地区勘探线的布置。应先垂直海岸线布置.再在淡水一侧 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勘探线 5.1、7 黄土地区的勘探线 应垂直和沿河谷,黄土洼地以及平行黄土塬的长轴布置。5、1 8。沙漠地区的勘探线.应垂直和沿河流。古河道和潜蚀洼地或垂直沙丘覆盖的冲积、湖积含水层地下水流向布置,5、1 9,多年冻土地区的勘探线应垂直河流布置、并应查明融区类型,应结合地貌横切耐寒或喜水植物生长地段布置.并应查明冻土与融区分布界线.5,1,10。碎屑岩地区勘探钻孔,应布置在下列地段、1。厚层砂岩、砾岩分布区的断裂破碎带。2,褶皱轴迹方向剧变的外侧,3,岩层倾角由陡变缓的偏缓地段 4、背斜轴部及其倾没端等构造变动显著的地段。5.产状近于水平的岩层的裂隙密集带和共扼裂隙的密集部位,6。碎屑岩与岩浆岩岩脉或侵入体的接触带附近.7。地下水的集中排泄带。5,1,11,可溶岩地区勘探钻孔除应按本规范5,1 10条的规定布置外。尚应布置在下列地段,1.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或弱可溶岩的接触带.2,裂隙岩溶发育带 3 岩溶微地貌发育处,5。1,12.岩浆岩和变质岩地区勘探钻孔.应布置在下列地段,1,断裂破碎带、2.岩脉发育带,3.不同岩体接触带 4,弱风化裂隙发育带。5 原生柱状节理和原生空洞发育部位、5。1、13、松散层地区勘探线和勘探点距离宜按表5,1,13确定。5。1。14,当在岸边修建渗透性取水构筑物时,勘探点至河水边线的距离.应根据河水污染.河岸冲刷淤积以及对水质,水温的要求等确定。5、1。15,当需水量较小或水源地面积不大时,钻孔应布置在拟建生产井的地点或直接凿勘察生产井 5,1、16,在岩溶地区布置钻孔时.必须根据影响半径 抽排水量,地层特征等因素控制地面沉降或地表塌陷对已有建筑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