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管道布置8、2.6.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煤气管道在城镇燃气中可采用地下或地上敷设,主干管绝大部分为地下敷设,主要是受占地限制与市政美观的要求.而钢铁企业煤气管道用量较大、敷设的管道口径也较大、绝大多数煤气的一氧化碳含量较高 煤气管道需要时常巡检维护、地上敷设便于检查,发生泄漏故障时也容易快速处理、此外 煤气管道与全厂其他介质管道通常为共架敷设,可相应降低投资、故对钢铁企业煤气管道应采用架空敷设 尤其是对一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煤气管道。埋地敷设时.泄露的煤气可能会顺地缝窜到值班室,操作室等有人值守或时常有人巡查的地方,对人员造成中毒的伤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管四,2010、12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的有关规定。第十二条电明确规定、严禁一氧化碳含量高于10,的煤气管道埋地铺设。8,2,7.现有管廊系根据当时的工艺参数和载倚进行设计的.如果在现有的管廊上增设管道.还必须对现有管廊的荷载和跨距进行核算、以确定其荷载和跨距是否能满足要求 避免造成因管道支架等不能承受增加的荷载而垮塌造成重大安全事故。8,2,8.煤气管道可以采用有坡度设计,也可以采用无坡度设计 采用有坡度设计时,共架管道随其坡度共架敷设,煤气冷凝水排出器,排水器、的布置间距一般可为150m.200m,工艺设计和结构设计复杂.管道的外观美观性较差 采用无坡度设计时、排水器的布置间距一般可为100m左右、工艺和结构设计相对简单,管廊外观美观性较好,本规范推荐煤气管道采用无坡度设计 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有坡度设计,8,2 9、煤气属易燃。易爆且有毒的介质 危害性较大.由于管道腐蚀.积水和外在等原因,若敷设在燃料或木材仓库.民用建筑 重要公共建筑以及与煤气生产。使用无关的工业建筑的上方和沿输电线下面,一旦有煤气泄漏并发生燃烧与爆炸、将会迅速殃及周边相邻重要设施、使事态进一步扩大.人员及财产损失骤然增多、抢险救援更加困难。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作出此项规定、但对于生产或使用煤气的车间或建筑物,因煤气用户使用点在车间或厂房内、煤气管道需进入其中,则要求该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煤气管道可沿该建筑物外墙或屋顶上敷设、8.2、10。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煤气属易燃.易爆且有毒的介质。危害性极大,由于管道腐蚀,积水和外在等原因、不应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堆场和仓库区内敷设 穿过生产装置及储罐区时。一旦有煤气泄漏并发生燃烧与爆炸、将会迅速殃及周边相邻重要设施,使灾害事故进一步扩大、人员及财,盘损失骤然增多,抢险救援更加困难.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而将其制定为强制性条文、8,2.11,煤气管道与铁路、道路之间交叉时交叉角度不宜小于45、主要是考虑煤气管道口径较大。共架管道较多,其支架和基础较大.如果交叉角度较小。为避免支架及基础和铁路,道路路基碰撞,会造成管道跨距较大.布置困难,另一方面。交叉角度太小,也不利于管系的自然补偿,8.2,12。架空煤气管道与同一支架上平行敷设的其他管道的最小并行净距与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第6.2 1 3条一致,并强调了从安全角度出发 与煤气管道共架敷设的其他管道的操作装置,应避开煤气管道法兰,盲板和盲板阀等易泄漏煤气的部位 8,2、13、8.2,14.架空煤气管道与建筑物,铁路、道路和相邻管道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与现行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一致,架空煤气管道与构筑物.铁路,道路和相邻管线交叉的最小垂直净距与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不完全一致,对有些项目的数据进行了修改并增加了一些项目。如,距厂区铁路轨顶面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为5m.但随着机车的发展及安全要求的提高现行国家标准 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 50603,2010中已将机车分为标准轨与窄轨,分别定为6,0m与4,9m、距人行区域室外地坪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为2 2m,从以人为本的安全出发现行国家标准,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603、2010中已定为2。5m,高炉煤气净化区域的输送管道 减压阀组与消音器在实际工程中因流速较快 管系.设备及操作平台的振动均较大。为有利于管系及设备的安全,本标准对高炉煤气输送管道,减压阀组与消音器距地面净距由现行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 2005不应低于8m,改为不应低于6m 而对其他煤气管道位于车行区域距路面净距不应低于5m.此条与现行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2005是一致的,增加了对于车与人均不需从下方经过的煤气管道。如地坪上的煤气调压站,荒地上的煤气管道 为降低管道支架投资 只需地面排水及涂装要求。距地面净距不应低于0、3m,在实际工程中.对生产与使用煤气的车间、其煤气管道可能沿建筑物屋顶敷设 故增加了距屋顶不应低于0 8m的要求.此条与现行国家标准.煤气余压发电技术规程、GB,50584,2010是一致的.对人行道上方设有盲板和盲板阀,敞开式。的煤气管道、因操作盲板和盲板阀、敞开式 会产生煤气外泄。存在对行人造成危险的隐患.故其距地面净距不应低于6m。TRT进 出口煤气管道上的隔断装置高度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煤气余压发电技术规程 GB.50584而定 如采用敞开式插板阀距地面净距不应低于6m.如采用封闭式插板,蝶阀及快切阀距地面净距可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在实际设计与应用中、煤气管道与皮带通廊并行或交叉敷设的情况常有发生,可将皮带通廊视为一般建,构。筑物 当并行敷设时.最小水平净距为3m、与现行国家标准 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 GB、50603,2010一致、当交叉敷设时、无论煤气管道是在其上方或下方,最小垂直净距均为0、5m,主要是考虑了施工安装及维护,涂装的要求,架空煤气管道与电力机车交叉的最小水平距离和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T、50195。2013中附录A和附录B的有关规定 条文明确了供煤气管道使用的动力电缆,380V及以下.和信号电缆可以随煤气管道共架敷设,并强调了从安全角度出发.煤气管道专用电缆应避开煤气管道法兰.盲板和盲板阀等易泄漏煤气的部位 条文还规定了煤气管道可以沿与煤气无关的建筑物外墙敷设的4个条件、主要是考虑到钢铁企业总图布置相对紧密,经常会出现只有从某一建筑物外侧通过,才能到达用户的唯一路径。因此本规范在规定了严格的限定条件后允许煤气管道沿建筑物外墙敷设 也是给了无法敷设煤气管道的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出路。焊缝应首选射线检测。若受条件限制。射线检测确有困难时.可采用带记录的超声波检测,并应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第8 2 14条中人行区域指与煤气运行无关的人员通行的区域。非车行和人行区域指车辆不能通行及无关人员不允许滞留的区域。仅与煤气运行有关的检修与维护人员可以到达的区域、与煤气管道配套的煤气分析仪室包含了煤气成分分析.热值分析,氧含量分析,含尘量分析等相关分析设备和小室,8.2.15,地下煤气管道从堆积易燃 易爆材料的下面穿越,会因易燃,易爆品发生燃烧和爆炸严重威胁地下煤气管道的安全,造成地下煤气管道的煤气泄漏。进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在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敷设地下煤气管道会因腐蚀性液体的泄漏而严重腐蚀煤气管道,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地下煤气管道的煤气泄漏和地上的易燃易爆品的危害性叠加,造成更大的危害。大型构筑物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工业设施或公共设施 禁止煤气管道从其下部穿越 是为了确保重要设施的安全.8。2,16.地下煤气管道的焊口,法兰或螺纹接口在运行时,因施工质量、管沟沉降不均匀、腐蚀,积水和外在等原因 可能会产生煤气泄漏,若设在密闭的沟内 煤气外泄后逐渐聚集会达到爆炸下限,故煤气管道不宜设在密闭的沟内、沟内填满细砂可占据煤气逐渐聚集的空间.使得煤气无法聚集,消除了安全隐患 8,2,17,8。2,18.在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中,对地下煤气管道与建构筑物和相邻管道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都没有规定,故本规范对此部分内容进行了增加.条文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钢铁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603的相关规定 同时结合钢铁企业自身特点制定而成,8。2、19、含湿煤气埋地时 应设在冻土层以下 以防止冷凝水冻结.冻土层之上的入地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8 2.20,地下煤气管道平行敷设在铁路下面。会因铁路机车的运行荷载和振动,造成地下煤气管道的破裂和损坏 造成煤气泄漏,地下煤气管道不宜平行敷设在主干道下面.其原因和上述相同、同时地下管道的运行维护也得不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