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煤气加压站7 0。1。煤气加压站可设区域性加压站或全厂性加压站,煤气大用户宜设独立加压站.7,0,2,加压站煤气流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单一用户的加压站 平均流量和最大流量宜分别选取用户的平均用量和最大用量。2,对区域性或全厂性加压站.平均流量宜取各用户平均用量之和,最大流量不宜大于平均流量的1。3倍、7.0、3 加压机的升压能力可按下式计算。式中.P。加压机的升压能力,kPa。P1、用户接点处的煤气压力,kPa.P1。由加压站至用户接点处煤气管道的压力降 kPa。P2、加压站内的压力降,取0 3kPa,0 5kPa,P2、加压机入口煤气压力、kPa,7。0 4.加压站进口煤气主管应设煤气低压报警检测和低压联锁停车的保护措施,7。0.5,加压机进口管道宜设收缩管,出口管道宜设扩张管.进口和出口管道弯头宜采用90,导向弯头 7.0,6,加压机单机容量的配置应根据用户适用煤气的特点和企业分期建设规模等因素进行选择、宜为2台.3台运行 加压机应设整机备用。工作台数为1台,3台时、应备用1台。工作台数为4台.6台时 宜备用2台。7。0,7 加压机应选择节能环保型,应使工作点在加压机最稳定和最佳效率范围内,并应兼顾加压机性能的偏差以及并车系数,7、0,8 并联运行的煤气加压机宜采用相同型号、加压机工作台数为1台、3台时,并车系数宜为0,9、1、加压机工作台数为4台.6台时,并车系数宜为0,85,0,95,7.0,9 每台加压机进口和出口管道上应设隔断装置。每台加压机进口管道上宜设流量调节装置,单机进口和出口管道间宜设小回流管,加压站站区进口和出口主管间宜设大回流管。大回流管装设的位置应使煤气回流途径在站区范围内最长,当加压机台数较多时 宜设于总管的一端、7、0 10,加压机厂房内应设检修起重机和机组检修空间。加压机宜单列布置。主要通道不宜小于2m、次要通道不宜小于1,5m.7,0。11、加压机进口和出口管道上应设吹扫接头及放散管等设施.7.0、12,进口和出口煤气管道对机组的作用力和弯矩不应大于设备的允许值.7,0,13、加压机密封可采用氮气密封或机械密封。氮气压力应满足加压机的密封要求,纯度不应小于99,9、氮气密封系统的设定压力应作为加压机的启动条件,7.0、14 加压机的冷却水宜采用闭路循环 站区冷却水供水主管压力应设低压报警 7 0.15.加压机的润滑油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润滑油应满足设备运行安全的质量要求 2,润滑油站可根据设备要求设高位油箱.油站宜采用撬装式.3.润滑油系统的油温、远端油压,油箱油位应作为加压机的启动条件.4.油站油冷却器的油侧压力应高于冷却水压力 5。润滑油站的供油管道和管件宜采用不锈钢材质 6、回油管道流向油箱的坡度不宜小于0,04、7 润滑油箱顶部宜设油雾抽气机,油雾排放管应设油雾收集器、7、0、16.煤气压缩站的规模应根据用户用量,用点压力以及进站煤气压力等工艺条件进行确定,7。0、17.压缩机应根据工作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露天布置或室内布置 宜采用整体撬装设备,室内布置时.应符合本规范第7,0、10条的规定,7、0.18、压缩机型号宜采用相同型号 并宜设整机备用 多台并联运行的压缩机单台排气量宜按公称容积流量的80,85 进行计算 7。0.19、进入压缩机的煤气含尘量不宜大于5mg m3 微尘直径应小于10μm且煤气质量还应符合选用压缩机的有关要求.7,0、20,压缩机进口和出口管道上应设隔断装置 吹扫接头及放散管等设施 出口管道上还应设止回阀、宜设安全阀 7,0,21.压缩站进口煤气主管应设煤气低压报警检测和低压联锁停车的保护措施。7,0 22,压缩机密封可采用氮气密封或机械密封 氮气压力应满足加压机的密封要求.纯度不应小于99 9。7,0,23。压缩机应设自动和手动停车装置,各级排气温度大于限定值时应报警并人工停车。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报警并联锁自动停车,1.各级吸 排气压力不符合规定值、2,冷却水压力和温度不符合规定值,3.润滑油压力。温度和油箱液位不符合规定值,4,压缩机电机过载.5,密封氮气压力不符合规定值,7.0.24,压缩机排出的冷凝液应收集并进行集中处理。不得直接排放.7,0。25、加压机房或压缩机房毗邻而建的控制室隔墙应为防火墙.且隔墙上不得开设门窗和孔洞.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 00h 7、0.26.煤气加压站和压缩站的设计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