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采矿工业场地5。2。1 地下开采的采矿工业场地.井口或酮口是核心 而其生产作业主要围绕大量的矿石和废石运输进行.因此应以运输作业线为主要纽带、在此基础上布置各种建.构,筑物,才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在布置各种建。构,筑物时、又首先要布置主要建。构。筑物,如矿仓、碎矿车间,卷扬机房和井.硐.口铁路车场等、使运输系统简捷。运输互不干扰 采矿生产运输才能达到高效率,5,2.2,机车库等布置在井、硐口车场附近、并与铁路标高相协调 可直接利用铁路运输,避免二次倒运、当条件困难时.可将运输量小而又便于搬运物料的或其本身不需要利用铁路运输的建,构 筑物.适应地形灵活布置、以节约土石方等工程量、5.2。3,卷扬机房布置时。尤其是在采用有轨运输。竖井罐笼提升的情况下。总图专业应和采矿,矿机专业协商 使地下和地表的铁路车场配线的方位互相协调 以保证铁路车辆进出坑内外的方向一致.并注意井架不妨碍铁路线路通过,5.2,4.本条对通风机房布置作了规定,1.通风机房的位置应靠近进.出风的井,碉口,可减少风量损失。不得与其他建筑物相连接是为了减少起火的因素、通风机房与卷扬机房,变电所.办公室的距离宜大于30m 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和有色金属矿山的生产实践制定的,3 压入式通风机房及入风井的周围环境应清洁.并应位于污染源的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可保证坑内风源质量、4、抽出式通风机房和出风井应位于工业与民用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是为了防止坑内抽出的浊气对环境的污染,入风井距排土场不得小于200m。出风井与居住区的卫生防护距离为200m和500m,是引自,有色金属工业环境保护设计技术规定 YSJ、017,5,2.5.木材加工间及其堆场应布置在井。硐口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是为了防止失火时不会将火苗及烟气吹入井下或硐内 相距不得小于80m是引自现行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和,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414.5 2,6、地表充填料制备站应接近坑下充填量最大的采区是为了减少输送成本,降低运营费用、5、2、7,管理与生活福利用房应尽量靠近井,硐口布置。使工人从井下上来能迅速进入室内。淋浴更衣、减少在露天冷空气中的停留时间 有利于工人身体健康,严寒地区设置保暖通廊,也是为了同一目的,避免人流和货流交叉是为了人身安全,5,2,8,许多矿山的实践证明,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采矿地表移动区会产生大规模陷落、在这种移动区内不应布置任何建,构 筑物.而且由于预测的采矿移动区范围线难以做到与实际地表移动区完全吻合。故在采矿移动区设计范围线以外还必须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本条规定建 构,筑物距离地表移动影响区界限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20m 铁路。公路和管线距离地表移动影响区界限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m.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的相关规定确定的,国内部分矿山自山头采空陷落后地表大量岩石断裂.破碎,并相继滚下山坡、对坡下及附近设施造成较大危害。故规定了各种建设物还应不受滚石危害,考虑到有些矿山在采取了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把一些限期使用的设施布置在采矿地表移动区内 因而制定了相应的规定,给特殊情况留出了一定的灵活性,5.2,9、露天开采的采矿工业场地宜在采矿境界外集中设置.以便于管理和使用。当采用铁路运输时 机车。矿车修理设施宜布置在车流多、各种设施,机务,电务,工务等,比较集中的矿山车站、以便形成铁路运输的管理中心.同时,电铲,钻机修理间、锻钎机室 仓库等也宜和机车。矿车修理设施布置在一起,便于管理调度和使用铁路运输系统.铁路运输时.采矿工业场地不必强调要靠近采矿场布置、当采用汽车运输时 采矿工业场地集中布置在总堑沟口附近或车流量大的出入口附近,可减少汽车空走距离.提高汽车运行率、5,2 10,露天矿进行爆破时对建,构、筑物和人员会产生爆破地震波,爆破冲击波和个别飞散物三种破坏和危害.因此,在露天矿周围布置建 构、筑物时应根据所采用的爆破方法,地形 地貌及建 构 筑物的性质 按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规定确定其安全距离,以保证建、构 筑物不受爆破影响。5,2。11,采矿工业场地布置在矿体下盘、可防止当矿体向深部延伸时地表移动影响区范围的扩大带来的影响,5 2,12.本条所列可合并的建筑物是在生产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实例 合并建筑的目的是为了节约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