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总体布置4,1,一般规定4、1,1,企业总体布置一般在厂址确定后进行。根据建设规模.发展远景计划,较为详细的自然条件,城镇规划资料.经济及交通运输等资料以及厂址所在地区的特殊要求进行布置,在总体布置中 必须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才能做出满足生产.运输,防震。防洪.防火,安全、卫生.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和满足职工生活需要的总体布置方案,4,1 2、只有处理好了近。远期关系.才能保证企业最终总体布置的合理,4。1,3,企业一般包括主要工业场地。辅助工业场地,行政福利设施,办公生活区 废料堆场和各种交通。水.电线路等。总体布置的任务是要合理安排各个场地 连接各种管线、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符合安全.环保和卫生要求的前提下布置紧凑、可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发挥最佳效能.主要工业场地是企业的核心和中枢,其位置制约企业的全局。在总体布置中。布置好主要工业场地是设计的关键 其他各种场地和线路将环绕主要工业场地展开。4。1,4.主物料的运输是企业生产中物料输送的核心 其输送方式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 如果能充分利用场地高差及物料的势能,使物料自流 可有效地降低能耗、减少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1。5。建厂地区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应有利于企业的烟尘扩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重有色金属冶炼厂或电解铝厂虽然经过废气回收,净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等措施 大部分有害烟尘已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但还有一部分烟尘通过各种途径排入大气 将依靠气流扩散、稀释,存在于大气中的污染物沿着一定的方向输送到下风侧地带,受污染的范围在下风向两侧,因此 总体布置应利用污染物的方向性和废气的水平扩散角等特点,尽量避免将场地和办公生活区布置在重复污染区内。厂区的方位是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这与当地的气象,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有直接关系 总体布置应充分运用这些自然条件和污染物的扩散规律,使布置更为合理,有利通风,减少各个场地间的互相影响,4.1、6.废料堆场有排土场.冶炼废渣场等、不但占用大片土地,而且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堆置过程或堆置终了后都会有大量粉尘随风飘扬 因此、本条规定废料堆场位置应选在工业场地,办公生活区的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料的数量较大,运输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较大.缩短废料运输距离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4、1 7。本条为强制性条文,规定了废料堆场的用地原则 废料堆场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根据节约用地的原则 应妥善考虑排土场用地,防止多征少用,或造成土地利用不当 本条规定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占用劣地的.严禁占用好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十八条规定。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故本条规定严禁侵占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十七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向江河 湖泊,运河,渠道 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倾倒 堆放废弃物的地点倾倒.堆放固体废物,将固体废弃物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不仅造成水体严重污染.还淤塞河道 影响排洪,故本条文作了严禁将水源保护区.江河。湖泊作为废料堆场。严禁侵占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的强制规定、出于对废料堆场减少占用土地资源的目的 相邻企业可共用一个废料堆场 也可利用城镇现有的废料场、在有条件的矿山应开辟内部排土场。这样既避免重复建设,也有效地减少了对土地的占用,4,1、8,从废料场的安全稳定性考虑.废料场场址宜选择在水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原地形坡度相对平缓的沟谷.不宜设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不良地带,因为地质不良废料场基底承载力不足、容易产生变形破坏而影响安全.废料场若设在汇水面积大,纵坡陡的沟谷处.极易诱发泥石流,从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来看 松散的废弃土石是泥石流形成的基础.大量降水汇集和陡峭的纵坡又是产生泥石流的动力条件,为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废料场的场址不宜选择在上述地点。也不宜设在河沟纵坡陡的交叉口,最好是选择在葫芦状沟谷 肚大口小,土地利用率高.出口防护工程小的地方。为避免意外的滚石。坍塌给周边生产厂房.居住区 主要交通干线带来安全影响、本条又规定了排土场不宜设在主要工业厂房、居住区及交通干线邻近处,当无法避开时.应有可靠措施防止灾害的发生,4、1.9。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规定了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料堆场严禁在一些区域内进行建设 关于此类区域的范围应以国家或省、市.自治区规定的或批准的范围为准,